盡管《神雕俠侶》一書的主角是「神雕大俠」楊過,但人們提及「俠之大者」的時候想到的總是「北俠」郭靖,固然楊過在與小龍女分別的十六年間也行俠仗義威震武林,但他始終只是個「游俠」,而郭靖則是憂國憂民的大英雄,也正因為如此,楊過可以拋下一切與愛妻小龍女退隱江湖,而郭靖則放不下襄陽百姓,誓死守城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神雕俠侶》末尾的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后,楊過與小龍女便絕跡江湖了,郭襄苦尋他二十多年也未能再見他一面。
(楊過劇照)
但說來奇怪,即便楊過夫婦好隱匿行蹤,可那只神雕身形碩大,但凡有人見過那神雕都難免印象深刻,怎不見郭襄以此來打探楊過的下落?或許是因為那神雕有了新的主人。
楊過夫婦自當年下了華山之后便下落不明了,至于他們是去了絕情谷底,還是如他們當年成婚時計劃的那樣去了溫潤的嶺南則無人知曉,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沒有回古墓的。
后來在《倚天屠龍記》第一回中便提到郭襄曾造訪古墓,可楊過夫婦并未隱居于此,那古墓之中只有幾個侍女,郭襄只短暫停留了三天便走了,而后她一直尋找楊過直至四十歲那年才放棄,楊過仿佛是人間蒸發了一般。
直至黃衫女子登場才告知讀者一個事實,至少楊過是完成了古墓派的傳承的,無論他當年去了哪,最后還是回了活死人墓的,只是郭襄與他有緣無分,二人就這麼錯過了相遇的時機。
(黃衫女劇照)
但正如前文所說,楊過能隱匿行蹤,他身旁那只神雕身形碩大,又如何能隱匿行蹤呢?而且郭襄人稱「小東邪」,盡管沒有母親黃蓉那麼聰明,卻也頗有頭腦,不至于想不到以神雕為引來找楊過,甚至即便郭襄想不到,楊過當年攜神雕一起在襄陽奮戰,揚名天下的可不僅僅只是他自己,「襄陽大戰中有只神雕表現英勇」的消息自然也早已傳遍天下。
所以只要郭襄向路人問及「神雕大俠」這名字,人們自然都會知道她指的是何人,繼而反問一句「就是身旁有只巨雕的那個人嗎」,可從結果來看,似乎從沒人提供任何線索給郭襄,難不成神雕也人間蒸發了?
要探尋神雕的下落,還得從「倚天屠龍計劃」說起。
整部《倚天屠龍記》的核心線索便是倚天劍與屠龍刀這兩柄神兵,郭靖夫婦當年之所以要鑄造這兩柄神兵正是因為他們早已料到襄陽城未來的命運,對于他們而言,能做的也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不過他們也不能白死,他們要為日后的有志之士傳下希望的火種,也就是將《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傳到后世,而那倚天劍和屠龍刀便是傳下兩本秘籍的關鍵。
后來金庸是借周芷若的視角還原了這段往事:「日后中原血戰,那兵法和武功兩項,將有極大用處。因此她聘得高手匠人,將神雕大俠楊過留贈給郭師祖的一柄玄鐵重劍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鑄成了一柄屠龍刀;又以當時最為鋒銳的兩柄寶劍,楊過大俠的君子劍與楊夫人小龍女的淑女劍,熔合而鑄成一柄倚天劍。
」
(神雕、黃蓉劇照)
讀到這里,一個問題浮出水面,楊過夫婦是什麼時候把玄鐵重劍和君子劍、淑女劍交給郭靖的?
重新翻開《神雕俠侶》,自楊過在「十六年后」登場到第三次華山論劍后退隱,書中并未交代他將幾柄寶劍交給郭靖的設定,而那時的楊過還未徹底退隱,所以他們難免需要兵器防身,可想而知,贈劍的這段劇情發生在《神雕俠侶》故事結束之后的某一個時間點。
不過楊過夫婦已然決心退隱,自然不會親自獻禮,畢竟他們若是去了襄陽,又如何能離開?哪怕有能力離開,又如何好意思坐視不管?所以這「贈劍」之舉多半便是由神雕代勞了。
在楊過決心退隱之后,他便拜托雕兄將玄鐵重劍、君子劍、淑女劍送去襄陽交給郭靖夫婦,其本意或許是為了讓郭靖能憑他的幾柄劍去號令群雄,畢竟武林群雄皆知那是「神雕大俠」的佩劍,而楊過在十六年間行俠仗義,論號召力是比常年坐鎮襄陽的郭靖要強的,這即是楊過贈劍的理由,至于郭靖如何處理那幾柄劍,則是后話。
(郭靖、黃蓉劇照)
而由神雕去贈劍不僅僅是因為他本人有心退隱,更重要一點是神雕的戰斗力不俗,若就此退隱,未免有些可惜。
你且看神雕在襄陽大戰中的表現就懂了,原文道:「神雕當先開路,雙翅鼓風,將射來的弩箭吹得歪歪斜斜,縱然中在身上,也已無力,否則神雕雖是靈禽,健翎如鐵,但終是血肉之軀,如何能不受箭傷?蒙古兵將中見神雕來得猛惡,躍馬挺槍來刺,卻給楊過和小龍女長劍刺處,一一落馬。兩人一雕相互護持,片刻間沖到臺前。」
當年神雕與周伯通在百花谷就有過一戰,周伯通也連連贊嘆這「畜生」力大無窮,而襄陽大戰中神雕則證明了周伯通所言非虛,它扇動翅膀便能夠將敵軍射出的箭矢扇落,要知道蒙古兵可個個都是無比強壯的,可想而知那射出的箭矢速度有多快,力量有多大,可神雕卻能憑蠻力將其扇落,簡直只能用「怪力」來形容它的力量。
(郭襄、郭芙劇照)
毋庸置疑,神雕能助郭靖守襄陽,可想而知,楊過的安排便是讓神雕去贈劍與郭靖,繼而讓神雕留在郭靖身邊,那神雕向來敬重英雄人物,自然也會聽從郭靖的號令。
也正因為如此,郭襄無法通過「楊過身邊有只體型碩大的神雕」這條線索來尋找楊過,而神雕的結局則多半是隨郭靖夫婦一同戰死在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