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為何如此耐人尋味?就算時至今日拿起來翻閱,依舊可以看得妙趣橫生。金庸的武俠著作之所以可讀性極高,無非是他架構的江湖世界里不僅有愛恨仇殺還有兒女私情,就連國仇家恨、民族大義也包含在其中。
《射雕英雄傳》以歷史中的南宋作為故事背景,由于朝廷昏庸無能,不僅金國,就連蒙古也開始對中原虎視眈眈。
在這個動蕩不安、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原武林的各門各派也為了提升自己的武學無所不用其極,其中最讓讀者難忘的就是華山論劍了。
原來,《九陰真經》的悄然出現,一下子在江湖里掀起了軒然大波。為了一窺經書里的精妙奧義,群雄你爭我搶,為此大打出手。
為了止息紛爭,群雄約定華山比武論劍,誰能力壓群雄站到最后,誰就能帶走《九陰真經》。
來自全真教的王重陽憑借「先天功」鶴立雞群,他不僅帶走了這本神功秘籍,還奪得了天下第一的稱號。
不曾想到的是,王重陽得了經書沒多久就駕鶴西去。王重陽一死,這一本《九陰真經》再一次轟動了江湖,引起了歐陽鋒、黃藥師等人的密切關注。
既然五絕可以為了爭奪武功秘籍處心積慮,為何他們卻對另一本神功秘籍熟視無睹呢?
在新修版《天龍八部》的末尾,被段譽吸干內力的鳩摩智恍如隔世,只因他剛剛走火入魔、勢如瘋虎,差一點七竅噴血而死。
從死亡線上掙脫回來的鳩摩智頗為感慨,大徹大悟的他放下了往日的執念,不僅對王語嫣、段譽這一對戀人送上祝福,還從懷中掏出《小無相功》交到了王語嫣的手上。
按照鳩摩智的說法就是,他之所以能練成小無相功,無非是他潛入曼陀山莊竊走了這本神功秘籍。
與此同時,金庸又在新修版《天龍八部》的末尾讓王語嫣離開段郎,重回慕容復的懷抱。只不過慕容復復國之夢早已天下皆知,就連當今朝廷也有所耳聞。就像巴天石所說的那樣,這要是給人發覺了,便是滿門抄斬的大罪。
王語嫣自然明知其中的厲害,嘉興的燕子塢是不可能再待下去了,于是王語嫣和阿碧收拾包袱,扶著瘋瘋癲癲、喃喃自語的慕容復來到了人跡罕至的曼陀山莊。
既然如此,五絕可以為了《九陰真經》絞盡腦汁,他們難道真的不知道曼陀山莊藏有無數神功秘籍,其中包含了一部能夠催動天下武學的《小無相功》?
其實,王語嫣死后,有一位奇才無意之中走進了曼陀山莊,帶走了那本神功秘籍。
金庸提到,后世江湖有一位奇才叫做黃裳,他原是朝廷的文官,不過此人過目不忘,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武學奇才。
只是給宋朝皇帝編撰道家典籍,黃裳在耳濡目染之下竟悟出了一套神功。宋朝皇帝知道后,當即下了一道圣旨,讓黃裳率領兵將征討明教。
在黃裳的圍剿之下,明教死了幾位法王。讓黃裳始料未及的是,那時候的明教竟和江湖各門各派頗有淵源,在江湖門派的合力圍剿之下,黃裳的隊伍被群豪殺得七零八落,黃裳也寡不敵眾,唯有躲進密林逃脫追殺。
四十年后,黃裳竟帶著一部神功秘籍重出江湖,蛻變成一流高手的他還想一雪前恥,卻發現之前的仇家都早已死得干干凈凈……
黃裳能自創武學合情合理,奇怪的是,《九陰真經》為何能包羅萬象,還記載了黃裳仇家使用過的武功?就算黃裳記憶驚人、過目不忘,他能清楚地記得對手的招式,但對手的內功心法,他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如果將黃裳定義成那位走進曼陀山莊之人,以上謎團迎刃而解。
有一種說法就是,黃裳為了躲避仇家的追殺,他慌不擇路地東奔西跑,竟無意闖進了王語嫣的曼陀山莊。發現曼陀山莊的秘密之后,得了《小無相功》的黃裳仿佛打開了另一個武學天地,他憑借《小無相功》的精妙以及自己天資卓絕的悟性,自創了一門包羅萬象的神功秘籍:《九陰真經》。
如此一來,就能解釋五絕為何對曼陀山莊熟視無睹了。
1、曼陀山莊早被黃裳捷足先登,被「洗劫一空」之后的曼陀山莊只是一座荒島罷了,再也沒有任何吸引力。
2、《九陰真經》以《小無相功》作為根基,只要得到了《九陰真經》就相當于擁有了《小無相功》。
既然《小無相功》不知所蹤,群雄自然而然將目光投向了《九陰真經》。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