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華山論劍之后,群雄協助覺遠、少年張三豐教訓瀟湘子、尹克西,這便是他們最后的高光時刻了,自那之后,東、南、西、中四絕或是退隱或是老死,只留下「北俠」郭靖鎮守襄陽,最終帶著妻兒以身殉城。
郭靖夫婦的戰死是必然的,他們誓死守衛襄陽,只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從未想過棄城離去,而他們那小兒子郭破虜之死卻是意外,因為從書中的設定來看,郭破虜身負保管屠龍刀的重任,且不知為何他沒能提前逃出襄陽,只知他死于亂軍之中,而屠龍刀下落不明,此事也苦了郭襄,她苦尋屠龍刀十余年無果,終于在四十歲時放下執念,繼而出家。
(郭襄劇照)
可說來奇怪,郭襄為何不去找姐夫、姐姐幫忙?
從峨眉派傳人滅絕師太和周芷若的回憶來看,祖師婆婆郭襄當年的確只是憑一人之力在探尋屠龍刀的下落,因為有一個細節很關鍵,她是直至臨終前才將秘密告知風陵師太。
原文道:「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她老人家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刀也沒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
從這里來看,郭襄并沒有尋求姐夫幫助的舉動,當然,郭襄能找耶律齊的前提是耶律齊與郭芙尚在人間,可書中在交代郭靖一家的結局時,的確只提了郭靖、黃蓉以及郭破虜戰死,耶律齊和郭芙是去向不明的。
(郭芙、耶律齊劇照)
如此重要的兩個角色未被提及,總不能用「金庸忘了寫」這麼荒唐的理由去解釋吧。
所以耶律齊和郭芙是默認尚在人間的,于情于理,郭襄即便不是為了尋刀,也該去投奔她在這世上唯二的兩位親人才是,她有何顧慮?
若有丐幫的人手加持,探尋屠龍刀下落的任務將會順利得多,丐幫憑什麼被稱為「天下第一幫」,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歷代幫主武藝高強,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丐幫幫眾人數的確是遠超其他武林門派,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丐幫的人數決定了武林各大門派絕不敢輕視這幫乞丐。
不過丐幫到底有多少人?以古墓派為例,到后來幾乎就只有小龍女、楊過、李莫愁、洪凌波這幾人,而丐幫呢?讓魯有腳來告訴你。
原文道:「咱們行乞為生,要金珠何用?再說,我幫幫眾數十萬,足跡遍天下,豈能受人所限?」
數十萬,具體幾十萬就不清楚了,但即便只有二十萬,那也是相當夸張的一個數字了,是一個人去尋刀的希望大,還是幾十萬人一同尋刀希望大,答案不言而喻。
而且屠龍刀的傳承關系著《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最終的歸屬,對于后世武林的影響深遠,郭襄要求耶律齊命丐幫群丐去協助尋刀也是合情合理的,耶律齊深明大義,自然會答應郭襄的請求。
(丐幫劇照)
所以郭襄為何不去呢?這事還得由趙敏的手下來幫忙解惑。
后來趙敏帶著一眾人馬去挑戰武當派時,他手下那名為「阿大」的高手十分惹人注目,那人外號「八臂神劍」,乃是曾經的丐幫長老方東白,武功在丐幫之中也算是佼佼者了,而這樣的一位強者,居然選擇投奔蒙古陣營。
原文道:「那阿大悠悠嘆了口氣,低頭說道:‘老朽百死余生,過去的事說他做甚?我早不是丐幫的長老了。’老一輩的人都知八臂神劍方東白是丐幫四大長老之首,劍術精奇,名動江湖,只因他出劍奇快,有如生了七八條手臂一般,因此上得了這個外號。
十多年前聽說他身染重病身亡,當時人人都感惋惜,不意他竟尚在人世。」
(趙敏劇照)
且不知他經歷了什麼,但從他的表現來看,他的確是自愿投敵的,曾經在丐幫之中頗具威望的人,如今已淪為邪派,長老尚且如此,那些幫眾又如何靠得住?
其實金庸筆下的丐幫本就是個經不起細想的幫派,一幫食不果腹的乞丐哪有心情習武練功?更不用說懲奸除惡了,不干偷雞摸狗的事都算不錯了,淪為乞丐意味著放棄尊嚴,一個連尊嚴都不要的人,如何可信?
當然,金庸筆下的丐幫之中歷來不乏英雄人物,可誰能保證數十萬幫眾都值得被信任?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當年郭靖、黃蓉在制定「倚天屠龍計劃」的時候,書中就有這麼一段設定:「郭大俠夫婦鑄成一刀一劍之后,將寶刀授給兒子郭公破虜,寶劍傳給本派郭祖師。
郭祖師另有個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魯莽暴躁,因此郭大俠夫婦沒將刀劍傳給她。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將地圖告知兒子、女兒,卻要兜這個大圈子呢?只因郭大俠夫婦料知兵書和武功秘笈如出世早了,未到逐走蒙古人的時機,落入了奸惡之人手中,不免貽禍無窮,將來未必能留作正用。」
(方東白劇照)
郭芙是個怎樣的人?在筆者看來,她雖然無腦,但骨子里是有俠氣的,比如她被李莫愁定身在火海之中時也未失了英雄氣節,無愧大俠之后,可即便如此,郭靖和黃蓉還是信不過她,在他們看來,刀劍的計劃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郭襄自然記得父母的教誨,在郭襄看來,即便找不回屠龍刀,也好過讓刀劍之謎弄得人盡皆知,畢竟江湖中傳聞的「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也只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郭襄只能一人扛下所有,獨自打探屠龍刀的下落,可事與愿違,她始終沒能找回屠龍刀,只能在臨終前將這計劃告知自己的弟子,最終帶著遺憾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