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比賽中,鷹眼挑戰的「前世今生」,讓球員在良性環境下比賽
2022/08/04

羽毛球比賽中,鷹眼挑戰的「前世今生」,讓球員在良性環境下比賽!

鷹眼系統是在板球,網球和其他運動中使用的一套電腦系統,以追蹤記錄球的路徑并顯示記錄的實際路徑的圖形圖像,也可以預測球未來的路徑,在一些運動中,如網球,鷹眼系統已成為裁判過程的一部分,鷹眼系統由英國漢普郡拉姆西的Roke Manor研究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在2001年開發, 這項專利由醫生保羅霍金斯和大衛雪利持有,后來,該技術脫離原公司,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公司:鷹眼系統創新有限公司,一個與電視制作公司Sunset Vine聯合的合資企業。

「鷹眼」的正式名稱是「即時回放系統」,它的技術原理并不復雜,只是十分精密,這個系統由8個或者10個高速攝像頭、四台電腦和大屏幕組成,首先,借助電腦的計算把比賽場地內的立體空間分隔成以毫米計算的測量單位;然后,利用高速攝像頭從不同角度同時捕捉網球飛行軌跡的基本數據;再通過電腦計算,將這些數據生成三維圖像;最后利用即時成像技術,由大屏幕清晰地呈現出網球的運動路線及落點。

從數據采集到結果演示,這個過程所耗用的時間,不超過 10秒鐘,通常用于電視轉播。

這項技術早在2001年初問世時便獲得了英國皇家電視協會頒發的科技革新獎,2003年又因廣泛使用于網球轉播而獲全美電視最高獎艾美獎的「杰出科技貢獻獎」,對網球界人士來說,將鷹眼技術引入網球現場判罰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革新,足以與36年前引入搶七制相提并論,隊員要求看「鷹眼」回放就對裁判判罰不滿意,也就是挑戰裁判在場上的權威地位,專門負責審核這項技術使用情況的四屆大滿貫得主、美國名將考瑞爾表示:「對一項很少改變傳統的運動來說,這是非常大的一個進步。」

在網球賽事中:2006年,美網成為了第一個使用鷹眼輔助判罰的大滿貫賽,挑戰次數大多為2~3次,各個賽事并沒有明確統一的規則,2008年3月ITF、ATP、WTA的各級比賽以及四大滿貫統一這項規定,球員每盤比賽中只能有3次鷹眼挑戰的機會,如果比賽被拖入搶7,則增加一次挑戰機會,不管「鷹眼」是否一定正確,但是它一定是最終判決的依據,從某個方面來說它一定正確!

鷹眼技術:八部分辨率極高的快速黑白攝像機被安置在球場周圍。

球的位置:用軟件對球場的各條邊線進行校準,使得網球運行的軌跡被各部攝像機捕捉到后,能夠通過畫面呈現。

采用3D技術來模擬網球,成像的依據是三部被架設計在「邊角位置」上的攝像機捕捉到的素材。

影響生成過程:以2000楨/秒的速度從每部攝像機中索取影像,并傳輸給主控電腦。

每楨畫面經校準后,確定網球的運行路線,并且計算出球沿此軌跡運行的落地彈跳點,保證誤差控制在3毫米以內。

隨著羽毛球項目誤判錯誤現象越發被詬病,羽毛球賽場渴望鷹眼到來的呼聲也非常高,以往羽毛球賽事中,球是否出界成為爭論的焦點,陶菲克就曾在2002年亞運會因為不服邊線判罰,選擇離場拒絕比賽,而引入高科技手段后,類似的爭議事件大大的減少了。

2013年6月11日-16日舉行的印尼公開賽正式開始使用鷹眼技術,盡管在該年5月的蘇迪曼杯已經試用鷹眼技術,但挑戰結果不生效,而在印尼公開賽上,每場比賽無論雙打還是單打隊員都有兩次挑戰機會,如果挑戰失敗則失去一次機會,挑戰成功將仍有兩次挑戰機會,羽毛球賽場正式進入鷹眼時代。

然而我們目前看到的比賽,還是只有在大型賽事的轉播場地才有鷹眼,那麼為什麼不能普遍的使用鷹眼技術呢?問題就出了費用上,目前「鷹眼」技術被少數幾家公司共同壟斷,從而形成生產上的壟斷進而形成價格上的壟斷,租用僅一周時間就需要花費幾萬美元,昂貴的價格嚴重增加了比賽運行的成本,嚴重制約了將「鷹眼」技術運用到羽毛球競賽中來。

我們只能期待世界羽聯早日解決這些問題,讓羽毛球運動發展的更好,更加公平公正,進一步減少人為因素的主觀干擾,讓運動員能在更加良性的環境下比賽,讓廣大球迷能欣賞到更加精彩的比賽!

狂造25分慘案!雙探花轟50+17,懷特16中9,米切爾33+6+5獨木難支
2024/05/08
50分19籃板8助攻!米切爾獨木難支,22歲探花秀崛起,懷特太強了
2024/05/08
完敗!米切爾33+6+5,塔圖姆19中7,馬刺舊將立功,騎士認清現實
2024/05/08
25分大勝!綠軍1-0騎士!塔圖姆拉胯,米切爾空砍33+6+5
2024/05/08
騎士提前3分42秒放棄比賽:米切爾33分被迫打卡神情沮喪 綠凱1-0
2024/05/08
完勝!塔圖姆18+11,米切爾25中12,感謝馬刺,東部要大結局了
2024/05/08
25分大勝!聯盟第一勢如破竹,米切爾空砍33+6+5,雙探花合砍50分
2024/05/08
7記三分,25分大勝!塔圖姆拉胯之夜,馬刺舊將拯救綠軍
2024/05/08
官宣!穆雷被罰10萬不禁賽,戈貝爾當選DPOY,尼克斯中鋒賽季報銷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