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傳》的故事開始之前,武林中有過一次華山論劍,而參與那次論劍的五位高手也就是后來被稱為「五絕」的高人,那大理皇帝段智興便是其中之一,江湖人稱「南帝」。
段智興的武功自然是登峰造極,他憑借一手高品級的一陽指與其他四絕分庭抗禮,除了王重陽的實力稍稍高出他半籌之外,另外的東、西、北三絕都沒法壓制他,不過要說他是大理第一高手,似乎有人會表示不服。
(段譽、木婉清、鐘靈劇照)
且不說《射雕英雄傳》時代的大理天龍寺中是否有如同天龍時代的枯榮大師一般的高僧存在,即便沒有,他的爺爺段譽似乎也是他難以逾越的高峰,所以段智興為何會說自己是大理第一高手?
一、大理第一高手,段智興
段智興何時自詡大理第一高手了?事實上他的確沒有直白地說過「朕是大理第一高手」,但他的確說過類似的話。
當年他的愛妃劉瑛與「老頑童」周伯通借傳授武功之由偷偷地走到了一起,劉瑛還因此有了身孕,那老頑童雖是個正派,但對待感情卻是極度不負責,他不敢面對瑛姑,就這麼拋下瑛姑離開了。
(瑛姑、周伯通劇照)
哪料后來鐵掌幫幫主裘千仞為了削弱段智興的實力,將瑛姑的孩子打成重傷,好讓段智興運功去為那孩子療傷,段智興后來向黃蓉提及這段往事時,提及過這麼一段話。
原文道:「我對劉貴妃道:‘這刺客本領甚高,尤其輕功非同小可。大理國中除我之外,再沒第二人有此功力。’劉貴妃忽然驚呼:‘難道是他?他干嗎要殺死自己兒子?’她此言一出,臉色登時有如死灰。」
(一燈、裘千仞劇照)
從這里來看,段智興認為大理國境內除了他自己之外,沒有第二個高手能夠有這般功力,裘千仞的實力本就逼近五絕級別,所以段智興若是說大理境內「沒幾個人堪比那刺客」倒也合理,但他說的是「沒有第二個高手」那便不合理了,畢竟段智興在位時,他的爺爺段譽可還尚在人間。
二、長壽的段譽,內力震古爍今
段譽這個角色是有歷史原型的,他便是歷史上真實的大理皇帝段和譽(段正嚴),其子名為段正興,其孫便是段智興。
新修版中,金庸還刻意讓段譽與自己的歷史原型靠攏,原文道:「大理(史稱‘后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后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于其子段正興。段正興史稱‘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為僧,傳位于其子。」
歷史上真實的段譽是活到了九十三歲才死去,換個角度說,王重陽是公元1170年死的,而段譽則是公元1176年死的,王重陽死了,段譽都還沒死,可想而知段智興在位時,段譽尚在人間。
即便拋開歷史原型不談,只從武俠的角度來說,段譽也理所應當活到了《射雕英雄傳》時代,就因為他內力極深。
(段譽劇照)
段譽當年憑借北冥神功先后吸走了無量派七位傳人、四大惡人、鐘萬仇、天龍寺四本、嚴媽媽、鳩摩智等二十余位高手的內力,哪怕是身兼逍遙三老之力的虛竹也難在內力方面超越段譽,而天山童姥則說過,一個內力極深的人哪有那麼容易死去?只要他不主動散功,便能憑借內力續命,當然,憑借內力斷然不做到「永遠不死」,但能活得比一般人久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段智興登基時,段譽都應該尚在人間,段智興又如何敢說自己是大理第一高手?難不成他超越了段譽?
三、出家后的段譽,已歸隱別處
在筆者看來,段智興說他是大理第一高手并沒有任何問題,注意他的措辭,他說的是「
大理國中除我之外,再沒第二人有此功力」,他強調的是「大理國中」,所以有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稱帝時,段譽已經不在大理境內,那他還能去哪?
其實結合「射雕三部曲」的劇情來看,就可以弄清楚段譽后來的去向,在筆者看來,段譽與后世提及的一位高手形象十分契合,那人便是斗酒僧。
斗酒僧是創出《九陽真經》的高人,他是在與王重陽斗酒后得到了借閱《九陰真經》的機會,之后才從《九陰真經》中有所感悟,創出《九陽真經》,這里有幾個疑問。
(一燈大師劇照)
一是「什麼樣的高手能逼得王重陽與他斗酒」,要知道《九陰真經》是本十分危險的經書,王重陽自然不可能將他隨意交給他人,又如何會答應拿這經書當籌碼與人斗酒?
二是「什麼人能在酒量上輕松勝過王重陽」,王重陽怎麼說也是射雕五絕之首,東南西北四絕的實力都在他之下,他的內力自然是極強的,他弟子丘處機都懂得以內力排酒,他如何不懂這麼做?只能說明他即便使詐也比不過斗酒僧。
三是「斗酒僧曾經為儒、為道、為僧」,哪位高手有這樣的經歷?
結合這三點來看,段譽的形象都與這斗酒僧十分契合。
一來段譽的內力震古爍今,又有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北冥神功加持,他的實力完全有可能在王重陽之上,能夠逼得王重陽與他斗酒。
二來還是內力的問題,段譽內力極深,當年他就能通過六脈神劍迅速將酒排出體外,以此招勝過蕭峰。
三來段譽曾是大理世子,也算大理官員,等于「為儒」,后來拜入逍遙派,逍遙派是道派,算是「為道」,最后在當了四十年皇帝后出家,自然是「為僧」了。
所以斗酒僧這個角色十有八九便是段譽,而段譽在出家之后多半沒有在天龍寺潛心修佛,而是離開大理,繼而游歷武林,后來便去往嵩山與王重陽斗酒,也就成了世人口中的「斗酒僧」。
如此一來諸如「斗酒僧的身份」、「王重陽為何拿《九陰真經》當籌碼與人斗酒」以及「段智興為何說自己是大理第一高手」等謎團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