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金庸武俠小說的讀者會發現,金庸擅長打造一個高深莫測的江湖世界。他筆下的主角可以接二連三的邂逅奇緣,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蛻變成一位頂尖高手。然而,當我們以為主角從此能在江湖里橫行無忌的時候,金庸又讓一位可以碾壓主角的高手閃亮登場。
好比《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他撿到了完整版的《九陽真經》,又在明教的密室撿到了《乾坤大挪移》。此后的他一發不可收拾,又練成了太極拳、太極劍以及圣火令上的武功。
年紀輕輕的張無忌以一人之力就能化解六大門派圍剿光明頂的危機,他還能勇闖少林寺,憑借源源不絕的內力讓三渡刮目相看:「明教教主張無忌,好一個天下第一!」
可當張無忌回過頭來才發現,武當派的開山鼻祖張三豐那才叫深不可測。
金庸的《天龍八部》也一樣,在這個玄幻神奇的武俠世界里,涌現了段譽、虛竹兩位匪夷所思的角色。他們起初都是手無縛雞之力,卻在機緣巧合之下練成了一身絕世武功。
饒是如此,當藏經閣的掃地僧施展神通的時候,身為讀者的我們也不由得暗嘆:好一個強中自有強中手!
蕭遠山父子、慕容博父子為了恩怨,即將在藏經閣展開一番廝殺,掃地僧竟輕飄飄地拍出一掌,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死」了蕭遠山和慕容博。
眼見生父死在自己面前,暴怒的蕭峰、慕容復同時出手。在兩大高手的聯合攻擊之下,掃地僧竟借著蕭峰、慕容復的掌風騰空而起,一手提著慕容博一手提著蕭遠山從窗外滑翔而去,任憑蕭峰如何追趕總是和掃地僧相去甚遠。
對于掃地僧如此出神入化的武功修為,金庸給他用了兩個詞,一個是「渾不似血肉之軀」,一個是「宛如邪功」,都將掃地僧的強大展現得淋漓盡致。
奇怪的是,作為天龍第一高手的掃地僧,為何在金庸的后世江湖里默默無聞?否則憑借掃地僧的武功設定,他是有絕對的實力能夠沖進「金書」前三高手的寶座。
反觀張三豐、達摩祖師以及獨孤求敗,他們一個個都是武俠迷們所推崇的T0級高手。不僅讀者們對這些頂尖高手記憶猶新,就連作者本人也不斷在其他著作里提到他們的名字。
好比《鹿鼎記》,金庸借著澄觀大師的一番話,再一次提及了劍魔獨孤求敗;在金庸的《俠客行》里,也頻繁出現張三豐和達摩祖師的名字。為何掃地僧卻猶如曇花一現,并沒有出現在其他著作當中?
其實,有一種說法就是,掃地僧在化解雁門關事件之后,沒過多久就圓寂了。
在「打死」蕭遠山的時候,掃地僧曾被蕭峰打傷。原文寫道,蕭峰的右掌已跟著擊到,砰的一聲響,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著喀喇喇幾聲,肋骨斷了幾根。
無獨有偶,《倚天屠龍記》的張三豐也被剛相用般若掌打中了小腹。按照張三豐的說法,他要休養三個月方能痊愈。
反觀掃地僧,他的肋骨是「喀喇喇地斷了幾根」,雖好似若無其事,但真的沒有性命之憂麼?
值得一提的是,蕭峰這個角色的武功設定是不需要奇遇,只需頻繁打斗就能增長武功修為。關于這一點,我們在天龍的末尾也能發現端倪。
段譽、虛竹二人聯手挾持了遼帝耶律洪基,但蕭峰畢竟曾和耶律洪基結拜,于是一個飛身撲來對著段譽虛竹二人齊出兩掌。
眼見蕭峰來勢洶洶,段譽、虛竹唯有舉掌招架,只聽「砰砰」兩聲巨響,掌風激蕩之下,蕭峰已經將耶律洪基順勢拉了過去。
從這一段劇情我們可以發現,蕭峰明明和段譽碰掌,卻沒有觸發吸人內力的北冥神功。與此同時,蕭峰也沒有被虛竹體內兩百年的內功所反震。就連金庸也這樣寫道:他(蕭峰)天生異稟,實是學武的奇才……任何一招平平無奇的招數到了他手中,自然而然發出巨大無比的威力……蕭峰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來……他生平罕逢敵手,許多強敵內力比他深厚,招數比他巧妙,但一到交手,總是在最要緊的關頭,以一招半式之差兩敗了下來……
可見,掃地僧被蕭峰打得斷了好幾根肋骨,明顯已經受了重傷,可掃地僧依舊拼命提著蕭遠山、慕容博狂奔狂跑,甚至為了讓他們涅槃重生耗費了不少真氣。
加上金庸給掃地僧的外貌描寫是風燭殘年、須眉皆白。這樣看來,說掃地僧不久后圓寂還是有一定可能的。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點能夠發現金庸的言外之意:
1、如果金庸將掃地僧的武功設定為登峰造極、超凡脫俗,為何要添加他被蕭峰打傷的故事情節?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金庸此舉就是在暗示掃地僧為了化解恩怨犧牲了自己?
2、蕭遠山、慕容博「復活」之后,金庸寫道,掃地僧當即端坐,為剛剛皈依的慕容博、蕭遠山講經說法。
既然慕容博、蕭遠山已經皈依,掃地僧為何如此著急,非要「當即端坐」?尤其是當少林寺的群僧一起聚集過來之后,掃地僧更是將佛經中的奧義一一講清道明。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認為,掃地僧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這才當即端坐,抓緊時間傳授佛法?
3、蕭峰可以為了百姓自戕而死,普度眾生的掃地僧也可以為了化解他人的恩怨犧牲自己,這也符合《天龍八部》的故事主旨。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