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中,韋小寶是將雙兒、阿珂、建寧、方怡、蘇荃、曾柔和沐劍屏這七位女子都給娶了,盡管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渣男,卻也難免無數讀者嫉妒。
其實《倚天屠龍記》中,那張無忌對待愛情的態度也是不堅定的,他也曾動搖過,就如金庸在后記中寫到的那般:「張無忌卻始終拖泥帶水,對于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個姑娘,似乎他對趙敏愛得最深,最后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到底愛哪一個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
(張無忌與眾女子劇照)
所以哪怕他最后選擇與趙敏退隱,也未必就真的只愛趙敏一個。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神雕俠侶》中的主角楊過身上,他雖然表面說自己只愛小龍女,但他難道就真不愛那聰慧可人的郭襄?還真不一定。
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山美人
小龍女的確是美的,尤其是多部電視劇中都是由一些容貌絕美的明星來飾演這個角色,更讓讀者對她的印象就是「絕色佳人」,但多數人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小龍女的美,其實是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她過于冰冷了。
比如以楊過的視角來看,他第一次看到小龍女的時候其實是驚嚇多過驚艷。
原著道:「楊過抬起頭來,與她目光相對,只覺這少女清麗秀雅,莫可逼視,神色間卻冰冷淡漠, 當真潔若冰雪,卻也是冷若冰雪,實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樂,竟不自禁地感到恐怖:「這姑娘是水晶做的,還是個雪人兒?到底是人是鬼,還是菩薩仙女?」雖聽她語音嬌柔婉轉, 但語氣中似乎也沒絲毫暖意,一時呆住了竟不敢回答。」
(小龍女劇照)
當然,那時候的楊過還是個孩子,又到了一個陌生的古墓,自然會對那古墓中的人有幾分懼意,倒也不全賴小龍女,但小龍女那待人冷淡的性格還是會讓人不自覺地有些不適。
盡管后來楊過和小龍女的關系逐漸升溫,但楊過對小龍女始終只是師徒之情,哪怕他們成婚之時,楊過說的也是要報答小龍女的恩情,而不是純粹的愛,所以這也為「楊過可能愛上她人」埋下伏筆。
二、熱情如火的「邪派」小妮子
如果說小龍女是冷若冰霜,那郭二小姐便是熱情如火了,她年紀雖小,但頗具主見,對待感情也極為主動,她的性格與楊過其實是最搭的。
比如郭襄在和黃蓉討論起楊過的時候就說過這麼一番話:「黃蓉又道:‘你楊大哥是個至性至情之人,只因自幼遭際不幸,性子不免有點孤僻,行事往往出人意表。’郭襄淡淡一笑,道:‘ 他和外公,和我,都是邪派。’黃蓉正色道:‘不錯,他是好人,可是有點邪氣。要是小龍女不幸已經逝世,你可千萬別再和他見面了。’」
(郭襄劇照)
這話不假,黃藥師也曾感慨這后生與自己投緣,只有「邪派」才懂「邪派」。
而后來楊過跳下絕情谷之后,郭襄也跟著跳下絕情谷,楊過自然也應該明白了這小妮子對自己是一片癡情了,那時他在絕情谷底可還沒邂逅小龍女,其實他在那一刻轉而愛上郭襄,相信多數人也是能夠接受的,郭襄也證明了自己值得他去愛。
可楊過始終是要扛著「癡情人設」,繼續尋找小龍女,結果還真讓他找到了,哪怕郭襄愿意付出再多,楊過也都不收了。
(楊過、小龍女劇照)
可楊過難道就沒有對郭襄有過一絲絲的心動嗎?顯然不是的,楊過也是人,一個正常男人,哪會對一個聰慧可人且愛慕自己的小妮子動心?
三、楊過內心的想法
或許是為了照顧讀者的情緒,或許是為了堅持「問世間情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的主題,金庸最終還是讓楊過和小龍女走到了一起,給了故事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但楊過夫婦的圓滿卻不是郭襄的圓滿,付出了真心的郭襄該怎麼辦?
金庸的選擇是在后記中給郭襄的付出一份回應,他在新修版的后記里證明了楊過也曾對郭襄動心。
(金庸)
原文道: 「郭襄這樣可愛的一個小妹妹,秀美豪邁,善解人意,聰明伶俐,楊過心中早就真的喜歡她了,給她三枚金針,就是說: ‘不論你叫我做什麼,我都答允!就是要我為你死了也可以!’大張旗鼓地為一個小姑娘做生日,是熱情而沖動的年輕人的狂妄行為,老成持重的理智中年人當然不干。外國有個年輕人為了向他的愛人表示情意,租了架飛機,在空中寫大字「我愛你」,楊過這種狂氣,有幾分相似。他苦等小龍女十六年,郁積無可發泄,他替郭襄做生日,有點向小龍女大叫的意思:‘小龍女,我等了你十六年,你還不來,我在給別個可愛小姑娘做生日了!’ 旁人要恥笑,楊過怕什麼?他怎麼會怕?他又不是你!」
所以「楊過沒有對郭襄動心」不過是裝的,他和你我一樣,面對年輕貌美的女子怎能不動心?只是作為一個專情的人,他內心的堅持不允許他做出背叛小龍女的事,這便是楊過的魅力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