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用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寫了十五部洋洋灑灑的武俠小說。在金庸的筆下,誕生了許多武功卓絕的江湖高手。他們有的憑借一對肉掌斷金裂石;有的化氣為形,將內力從手指里激射而出,達到隔空傷人的目的。
隨著金庸創作出越來越多的武林高手,一位使劍的高手逐漸映入我們的眼簾之中,他就是劍魔獨孤求敗。
一、敗盡英雄、殺盡仇寇
一改往日的拳打腳踢,喜歡創新的金庸塑造了獨孤求敗這個人物。在《神雕俠侶》,金庸借著楊過的視角,讓讀者們知道了在6、70年前,江湖里有這麼一位傲視群雄的頂尖高手。
憑借自創的劍法,獨孤求敗做到了未嘗一敗的驚人戰績。當楊過跟著雕兄走進劍冢的時候,他發現了刻在石壁上的「日記」: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楊過大喜之下,開始對劍冢「翻箱倒柜」,試圖找出獨孤求敗留下來的劍譜秘籍。讓楊過略感失望的是,他僅僅得到了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他也在雕兄的指引下跳進山洪練劍,最終將玄鐵劍法練成。
金庸還在另一部作品《笑傲江湖》里,借著風清揚再一次提及了獨孤求敗。直到這個時候,身為讀者的我們才發現獨孤求敗的劍法有多麼精妙無比。
原來,獨孤九劍總共有九式,不管對手使的是刀槍棍棒還是拳腳氣功,都會被獨孤九劍一一針對。就連內功極高的對手,獨孤九劍都有一套「破氣式」能將其很好地克制。
通過《笑傲江湖》的精彩設定,獨孤求敗為何能成為當世無敵的劍魔,就變得有跡可循了。
二、內外兼修、駕鶴西去
然而這麼一位敗盡英雄、殺盡仇寇的高手,他的壽元之短卻有點讓人出乎意料。
楊過在劍冢的第一柄劍的旁邊發現了這麼一行字: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這一行字正是獨孤求敗所刻,他在弱冠(20歲)之前就能在黃河一帶稱霸一方。隨著獨孤求敗的劍法越來越嫻熟,他的劍境也隨之提升到了軟劍、重劍、木劍和無劍境界。
然而,獨孤求敗僅僅縱橫江湖三十余載就此駕鶴西去。從18、9歲出道,到50幾歲歸西,獨孤求敗的一生猶如一顆劃過夜空的流星,是那麼的璀璨又那麼的短暫。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使得射雕時代的五絕都未曾聽說過獨孤求敗這號人物。
獨孤求敗的武功如此之高,作為這麼一位睥睨天下的絕世高手,50多歲的壽元是不是短了點?
根據金庸的設定來看,內功越高的修煉者,他們的壽命就越長。在《天龍八部》里,天山童姥得知無崖子的死訊之后先是驚愕,但很快知道了原因——天山童姥道: 「哼!無崖子一身武功,他要不是不散功傳給你,怎麼會死?」
事實也的確如此,無崖子苦練北冥神功多年,要不是強行散功將內力傳給虛竹,無崖子憑借深厚的內力,再活個幾十年都是易如反掌。
照這樣說來,獨孤求敗之所以早早歸西,是因為他的內功境界沒有達到無崖子這樣的境界了?
其實不然,根據《神雕俠侶》的設定來看,獨孤求敗的內功境界恐怕不在無崖子之下。
原來,楊過曾跟著雕兄走進了劍冢,還服食了雕兄銜來的蛇膽。原著道,這蛇乃是菩斯曲蛇,是一種極其罕見的蛇類。吃了菩斯曲蛇的蛇膽,修煉者的內力就會大漲。
加上楊過又在雕兄的指點下,在山洪里不斷刻苦練劍。不出半年,當楊過手持玄鐵重劍出現在重陽宮的時候,就連不可一世的金輪法王也只能敗下陣來,從此暫退蒙古閉關修煉。
楊過只和雕兄呆了半年的光景,就能將內力練到如此境界。獨孤求敗和雕兄相處多年,他的蛇膽豈不是吃得更多?
況且,雕兄之所以能知道山洪中練劍的秘密,還不是因為它在獨孤求敗那里耳濡目染之下學來的。
奇怪的是,憑借精妙無比的外功招式,加上出神入化的內功境界,這麼一位內外兼修的高手,為何只活了短短的50多歲?
其實,楊過的遭遇或許能解開獨孤求敗的謎團。
三、兩鬢如霜,滿臉塵土
為了等候小龍女,癡情的楊過斷然拒絕了其他女子的投懷送抱,義無反顧地等候了小龍女整整16年的時間。
可到了約定的日子,小龍女卻始終沒有出現。金庸寫道,楊過好似一具石像般在山頂呆立了一夜,直到紅日東升。四下里小鳥啾鳴,花香浮動,春意正濃,他心中卻如一片寒冰。
由于一日一夜不飲不食,楊過只能行尸走肉般地踉蹌下山。到了一處小溪旁,口干舌燥的楊過掬水而飲,一低頭,猛見水中倒影,兩鬢竟然白了一片。 他此時三十六歲,年方壯盛,不該頭髮變白,更因內功精純,雖然一生艱辛顛沛,但向來頭上一根銀絲也無,突見兩鬢如霜,滿臉塵土,幾乎不識得自己面貌,伸手在額角發際拔下三根頭髮來,只見三根中倒有兩根是白的。
通過這一段描寫,再一次證明了「內功越高,壽命越長」的定律。的確,楊過內功精純,即便十幾年來奔波勞碌,但頭上一根白發也沒有。只不過這一次為了等候小龍女,楊過在絕情谷上站了三天三夜。由于觸景生情、心如刀割,楊過居然一下子兩鬢如霜,滿臉塵土。
可以預見的是,此時的小龍女若繼續銷聲匿跡,楊過就算沒有跳入懸崖之中,恐怕也會因為過度悲傷而死。
反觀獨孤求敗,他縱橫江湖三十幾年,豈會沒有遇到讓自己心動的紅顏知己?只不過獨孤求敗敗盡英雄、殺盡仇寇,不知道得罪了多少武林高手?
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江湖恩怨,獨孤求敗的心上人因他而死。悲痛欲絕的獨孤求敗手刃仇人之后萬念俱灰,這才選擇了以雕為友、退隱山林。
由于思念之情過于泛濫成災,獨孤求敗只活了50幾歲就此死去。正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