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運動中膝、踝關節受傷與前腳的位置關系有多重要,你對了嗎
2022/06/17

羽毛球運動中,由后場向網前移動擊球,最后一步都是持拍手同側腳在前,落地擊球!

以右手持拍為例。

無非兩種,向正手位和反手位上網擊球。

根據多年訓練和教學經驗,不少羽毛球愛好者在運動中,最易受傷的部位分別是手腕、膝關節、踝關節、以及韌帶拉傷或者撕裂。

下面一一說明。

一、手腕受傷,絕大多數是因為正手擊球不會內旋發力,而選擇了錯誤的屈腕發力,這里不在贅述。學正確動作很重要,能打出力量,還不受傷。所以,如果你還處于這個階段,那麼抓緊找個好的教練或者好好學學再上場打球吧!

二、韌帶拉傷。原因有多種,準備活動預熱不充分易導致受傷,疲勞狀態下強行發力也易導致受傷。所以,開展羽毛球活動前,請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活動,尤其是天氣寒冷的情況下。再就是量力而行,不要上了球場就下不來,運動量適可而止。

三、這里說說最關鍵的膝關節和踝關節受傷。

圖一,正手位網前擊球的腳上落腳動作,腳跟先落地,腳尖適當外撇一點這是最常規的正手位上網擊球的落腳方法,對比圖二戴資穎的腳上動作看一下。這個位置一般情況下只要動作正確,膝關節和踝關節都不會受傷。

圖二,戴資穎經典正手位網前擊球腳上動作下面圖三是中間位或者反手位擊球時常見的也是極易受傷的落腳動作。腳尖朝前,甚至有點內扣。

圖三、四,反手位擊球落地最常見的錯誤動作,腳尖內扣較多該動作也是極易導致膝關節踝關節受傷的動作,專業運動員也不例外,主要是因為生理結構原因,接反手位網前球的時候,腳尖方向自然會朝前,很難做到外翻,所以,大家在擊打此類球的時候,跨步要大一點,腳跟先落地,盡量不要腳尖內扣。

圖五圖六主要來說明膝關節易受傷的主要原因。

踝關節和膝關節生理結構原因導致,在腳落地后,膝關節的垂直投影線不能超過腳尖的支撐點,一旦超過,人體重心就會因為慣性繼續向前移動,這樣就極易導致膝關節受傷,如圖六所示!圖五基本就是極限了。

那麼為了避免膝關節受傷,除了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外,落腳最后一步需要步幅大一點跨出去,腳跟落地,盡量前伸,保證腳的支撐位置原理膝關節,做好良好的支撐。

圖五、中間位或者正手位網前擊球時最后一步最常見的錯誤落腳動作,腳尖朝前

圖六、腳尖到達紅色方框左側線,膝關節超過此線冬天來了,愛好羽毛球的朋友們的腳步一點都沒有慢下來,還是忍不住要約球友,那麼打球的時候,多做熱身活動,注意動作正確,避免受傷。

狂造25分慘案!雙探花轟50+17,懷特16中9,米切爾33+6+5獨木難支
2024/05/08
50分19籃板8助攻!米切爾獨木難支,22歲探花秀崛起,懷特太強了
2024/05/08
完敗!米切爾33+6+5,塔圖姆19中7,馬刺舊將立功,騎士認清現實
2024/05/08
25分大勝!綠軍1-0騎士!塔圖姆拉胯,米切爾空砍33+6+5
2024/05/08
騎士提前3分42秒放棄比賽:米切爾33分被迫打卡神情沮喪 綠凱1-0
2024/05/08
完勝!塔圖姆18+11,米切爾25中12,感謝馬刺,東部要大結局了
2024/05/08
25分大勝!聯盟第一勢如破竹,米切爾空砍33+6+5,雙探花合砍50分
2024/05/08
7記三分,25分大勝!塔圖姆拉胯之夜,馬刺舊將拯救綠軍
2024/05/08
官宣!穆雷被罰10萬不禁賽,戈貝爾當選DPOY,尼克斯中鋒賽季報銷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