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球友來說,打一場羽毛球要休息很長時間,因為每次打球腳底都會被磨出水泡,一個水泡非常不僅會使腳下還會很痛,走起路來非常受影響,而且因為在腳底,還容易受感染。
下面就學學該如何處理水泡和避免水泡的產生,腳底起水泡的原因:
外部原因:
①打球時不斷跑動、急停、急轉,足底與鞋子劇烈摩擦而引起的水泡;
②腳下出汗,使鞋內潮濕,局部溫度相對升高,引起角質層軟化,足部和鞋子相互擠壓,因此也最容易引起水泡。反之,干燥的皮膚摩擦力較小,發生水泡的幾率也低。
內部原因:
不停的摩擦和擠壓,會使腳掌位置的組織液滲出形成了足泡,這些滲出的組織液就是水泡,它在表皮與皮下組織分離形成的間隙中,水泡的表層是皮膚的外層,水泡的內層是皮下組織,因長時間的摩擦,它局部是紅腫的,擠壓它有刺痛和劇痛。
水泡的產生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在表皮的中上層之間出現裂縫,造成局部組織細胞損傷;
第二階段是組織液進入表皮夾層裂縫中產生水泡,一般水泡內充滿的是清徹清澈的液體;
起了水泡怎麼辦?
一旦起了水泡,重要的是降低疼痛感,避免水泡面積擴大及預防感染。
1、很小的水泡,一般幾天后自己能吸收,此時不要弄破水泡的表皮,弄破不但會使疼痛加重,而且容易感染。
2、稍大的水泡,往往疼痛明顯,此時可以把積聚于患處的液體排出來,以緩解水泡所構成的壓力,等著打球磨破,這樣引起感染的機率更大。
正確做法是:首先用絡合碘消毒患處,絡合碘的優點是比碘酒刺激性小,疼痛感小;接著用一根消毒過的注射針頭在水泡的邊緣位置刺一小孔,最好針頭能貫穿水泡,這樣有利引流;輕輕把水泡內的液體全部擠出;涂上消毒用的絡合碘,最后用消毒敷料把傷口遮蓋起來。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如果水泡未破,就不要打球了,因為再打球肯定會磨破。
4、如果水泡不經意間已經磨破,形成開放性創傷,那就要進行消毒、包扎,把水泡的表皮修整齊,并墊上消毒的敷料,定時換藥。
5、時間久了,水泡中的液體被自身慢慢吸干后,表皮很硬,周邊皮膚又比較軟,一旦運動,周邊比較軟的皮膚也很容易被牽引,再次起水泡,此時一般需要把硬的角質層修薄,表面抹上油膏使它柔軟一些,避免邊緣起泡。
如何預防腳底底起水泡?
1、減小比賽的激烈程度,劇烈的比賽往往是引起水泡的重要原因;
2、改善腳下移動,多用腳掌發力,而不單單是光用起水泡的那一塊,尤其是上網是注意腳跟先著地,然后過度到前腳掌;
3、循序漸進增大運動強度,可以讓腳掌皮膚慢慢適應活動時產生的摩擦力,有助于預防足底起泡;
4、選擇一雙適宜的鞋子:
腳起水泡跟鞋有直接關系,鞋如果過緊,上網、起動時對足底的擠壓就大;鞋過于松垮,運動中足與鞋的摩擦機會就多,鞋的透氣性要強,能保持鞋內干燥,溫度適宜,預防足部表皮軟化,起泡.
;
5、穿厚底毛巾襪,它能保持足部的干爽,減少腳與鞋之間的摩擦;
還要避免穿那些洗的次數太多、質地變硬的舊襪子,因為它硬,穿著時不易平整,因此很容易與足底摩擦產生水泡。
6、買個肌肉貼,等水泡好了之后,每次去打球前,貼在易起水泡的位置。
7、平時多泡腳,軟化腳底的皮膚,增加腳下的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