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的楊女士,因咳嗽、咳痰1個月,乏力、低熱、盜汗2周,前來醫院就診。
就診時,醫生初見楊女士發現其精神狀態較差,身材消瘦。
在經過詳細問診后得知,楊女士在1個月前,晚上劇烈運動后,第2天晨起便出現頭暈、干咳、咳痰困難等癥狀,當時以為是普通感冒,于是未予以重視。
可1天前,楊女士自覺四肢乏力,自行測得體溫為37.8℃,且頻繁出汗,癥狀始終未見好轉,遂前來就診。
進一步詢問楊女士既往史及家族史,了解到其既往身體康健,但母親曾患有肺結核,目前已經治愈。
醫生給予楊女士進行肺部CT檢查及系列輔助檢查,包括血常規、肝功、血脂、血沉、C反應蛋白、結核菌素試驗、痰涂片查抗酸桿菌、痰細菌培養、真菌涂片、真菌培養等檢查。
其結果提示肺部可見團塊影,結核菌素試驗結果顯示強陽性,痰涂片查抗酸桿菌陽性,血沉、C反應蛋白顯著提高,其他結果未見明顯異常。
楊女士的痰涂片查抗酸桿菌為陽性,提示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診斷為肺結核。
明確診斷后,醫生給予楊女士進行藥物治療,經過6個月治療后,楊女士達到臨床治愈的標準。
醫生提醒: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發的傳染病,在臨床較為常見,傳染途徑多為飛沫傳播,臨床癥狀以咳嗽、咳痰、咯血、盜汗、乏力為主。
隨著冬季的到來,天氣越來越冷,室內外溫差較大,人們開窗通風的次數也相應減少,而空氣缺少流動將為細菌滋生提供了溫床,再加上部分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從而導致冬季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明顯增高,肺結核病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久咳不愈,尤其是咳嗽咳痰超過兩周,要及時就診排查肺結核。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很多人一到冬季都會有咳嗽的經歷,有些人還會出現遷延不愈的咳嗽,短則一兩周,長則甚至可達四五個月。
尤其是在老人或孩子中這種現象更為明顯,還有些人一到夜間就咳得更厲害,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為什麼一到冬天就咳個不停?冬天咳嗽的發生率為什麼這麼高?
1. 抵抗力差:在寒冷的季節,呼吸道的抵抗力比溫暖季節時的抵抗力差。
因此,空氣的寒冷可以導致呼吸道抵抗力差,繼而引起呼吸道的感染,產生咳嗽。
2. 理化刺激:冬天寒冷的空氣可以作為理化因素的刺激,導致呼吸道產生咳嗽的動作。
3. 耐受力下降:一些患者本身就年老體弱,再加上環境的變化使得耐受力下降。
因此,老年人更容易在冬天咳嗽,尤其是感染所導致的咳嗽。
4. 氣溫差異:由于冬天室內和室外的環境溫度差異,一冷一熱,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會更高,容易誘發咳嗽。
咳嗽千變萬化,切勿亂當感冒治
很多人在咳嗽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感冒了」,小毛病而已。
不把咳嗽當回事的,更是大有人在,認為不吃藥也能自愈。
但卻不知,咳嗽千變萬化,尤其是長期反復咳嗽不愈,越咳越劇烈的,就更要警惕了,因為很有可能是這6種疾病在「作祟」!
01
肺結核
咳嗽是肺結核病較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特別是出現2周以上者;1/3-1/2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偶見胸痛,可表現為鈍痛、隱痛,少數可有刀割樣、針刺樣或燒灼樣疼痛,有患者形容「胸腔里像裝著碎玻璃,一呼一吸都扎得胸痛,打個嗝都疼哭」。
發熱是結核病最常見的全身癥狀,通常有低熱、中度熱及高熱,夜間盜汗也是結核病患者的特征性癥狀之一,全身癥狀還包括疲乏無力、體重減輕等。
所以,當患者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且發熱等不適時,就應懷疑肺結核,積極去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檢查。
02
變異性哮喘
變異性哮喘也叫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種類型,因為本質是哮喘,也就是氣道的炎癥和高反應性,引起氣道炎性變化和氣道高反應的因素,導致咳嗽遷延不愈,最終引發咳嗽變異性哮喘。
慢性咳嗽當中咳嗽性變異性哮喘占比在40%以上,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的臨床表現,以干咳、咽癢、夜間咳嗽為主,且咳嗽時間>8周,使用消炎、止咳藥物無效,經過肺功能檢查、過敏原檢查可以明確診斷,患者通常無明顯的氣喘、哮鳴音等典型哮喘特點。
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診斷、對癥治療。
03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也被老百姓俗稱為「老慢氣」,冬季是該疾病的高發季節。
它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和(或)肺氣腫,其特征是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主要表現為慢性咳嗽、咳痰、氣短或呼吸困難。
在所有肺部疾病中,慢阻肺稱得上是最不動聲色的殺手,早期癥狀并不明顯,患者來就診時,大多已經病情很重,為時已晚。
吸煙是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慢阻肺患者中90%以上都有吸煙或者被動吸煙史,而吸煙時間越長,吸煙數量越大,慢阻肺的發病率也就越高。
所以,如果常年吸煙或吸二手煙,或冬季在空氣質量不佳的時候,出現慢性咳嗽、咳白痰、胸悶氣短的癥狀,就應該提高警惕了。
建議40歲以上的老煙民,符合活動后氣急,或咳嗽、咯痰三個月以上的任何一條,都應到醫院查一下肺功能,以盡早排除或發現自己是否患上了慢阻肺。
04
嗜酸性粒細胞支氣管炎
嗜酸性粒細胞支氣管炎,主要為呼吸道黏膜表面發生炎性浸潤性改變,其主要癥狀為慢性干咳,刺激性干咳,或少量黏痰等,可伴隨心律不齊等癥狀,容易導致低氧血癥等并發癥。
慢性咳嗽是本病的主要癥狀之一,也是典型慢性肺部損傷性疾病的表現,有害氣體對于肺部組織和氣管支氣管的侵蝕是長期和慢性的,其咳嗽癥狀的表現也是慢性的,多為頑固性咳嗽,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且康復過程較為漫長。
另外,患者在聞到一些刺激性氣體或油煙等相關氣體時,會出現刺激性干咳癥狀,如不能及時到清潔環境中,癥狀得不到及時緩解,容易導致呼吸困難的情況發生。
對嗜酸性粒細胞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檢查時,一般可見肺氣管內嗜酸粒細胞浸潤比較明顯,患者的痰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但是患者的肺功能、支氣管激發試驗等結果正常。
05
上氣道咳嗽綜合征
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又稱為鼻后滴流綜合征,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聲門或氣管,導致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
臨床可表現為咳嗽、咽癢、鼻后滴流、咽后壁黏液附著感、頻繁清嗓等癥狀。
咳嗽的性質多半是早上與夜間咳嗽,特別是有些小孩在體位變動的時候,咳嗽會加重,即有時候晚上睡著后咳嗽會減輕,但是半夜起來上廁所時,咳嗽可能會加重。
有時患者會出現清嗓樣咳嗽,可出現一串的連續刺激性咳嗽,且伴有少量咳痰。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建議及時去耳鼻喉科檢查,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治療。
上氣道咳嗽綜合征的治療重點還是在于鼻子方面的治療,可能要進行鼻腔沖洗、鼻內藥物的使用。
必要時有感染的情況下,可以應用抗生素、抗過敏等藥物。
06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較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由于胃和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而食管中的反流物可能會吸入氣道,刺激支氣管黏膜而引起炎癥和痙攣,進而出現咳嗽的癥狀,也是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之一。
主要致病原因是本就有胃食管反流癥的患者,在反流物到達咽喉部位時,可出現相應癥狀。
其癥狀以反酸、燒心、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等為主,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胸悶、喘息、咽喉疼痛、心前區痛等癥狀。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危害是對于肺部和消化道造成長期的、不可逆的損害,嚴重影響肺部和消化道功能。
咳嗽吃什麼好?
患者在出現咳嗽的時候,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來幫助緩解咳嗽的癥狀。
首先,患者可以通過煲冰糖雪梨湯喝,以起到潤肺止咳的功效。
其次,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蘿卜、竹筍、生姜、柿子、蘋果、枇杷、梨等生津潤肺的食物,從而幫助改善咳嗽的癥狀,維持患者的身體健康。
咳嗽期間,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茴香、蒜苔、辣椒、洋蔥等,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不利于維持身體健康。
同時,也應該限制干紫菜、蛤蜊、牡蠣、開心果等含鈉高的食物。
如果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還應避免飲食過飽或睡前進食,避免進食過酸、辛辣及油膩食物,避免飲用咖啡、碳酸飲料。
此外,咳嗽患者還應該及時給予充足的水分及熱量,保證每日飲水量充足,可有利于維持呼吸道黏膜的濕潤,利于咳嗽咳痰。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