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妳仰望星空的時候,是否有想過在宇宙的深處存在著些什麼?繁星熠熠,閃爍在宇宙無邊的空間中,為我們點亮夜空中的光芒。
從古至今,人類也一直都極其向往宇宙更深處的秘密,我們也在不斷對宇宙發出探索。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也能夠觀測到宇宙更深處的景象。在距離64億公里外的太空,就出現了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景象,難道宇宙論會被改寫嗎?
宇宙究竟有多大?
曾經人類一度認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也位于宇宙空間的中心地帶。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便發現之前的地球中心論想法實際上是極其荒謬的。
按照目前根據哈勃望遠鏡所追蹤的宇宙圖像,我們可以推測出宇宙直徑大概有930億光年之大。但要注意的是,這個數值只是目前人類已知推測出的,實際上宇宙的直徑是比930億光年還要大的,且宇宙如今也是在不斷膨脹中的。
那麼1光年究竟代表什麼呢?宇宙直徑的930億光年究竟又有多大?
為了更好統計星際距離,科學家們曾經推出了「光年」的距離單位概念。1光年實際上也就是以光速行走一年的距離。
按照數值來看,1光年也就是94600億千米,這無疑是個極其驚人的數值。按照人類目前的技術來看,我們想要走出1光年實際上是極其困難的,也是目前無法實現的。
按照目前人類研發出的最快飛行器「帕克探測器」的速度來算,即使帕克探測器是以每秒95千米的速度飛行在星際空間內,如若想要走出1光年,也需要1500年的時間。
而人類的壽命又是何其短暫的,等帕克探測器飛出1光年,人類世界也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而宇宙直徑的930億光年,對于人類來說,更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數值。
帕克探測器
按照人類目前的技術程度,我們尚且連太陽系都走不出,更別說到達宇宙邊緣了。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曾經向宇宙深處發射過極多探測器,如今走得最遠的探測器是美國于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
旅行者一號探測器
在這四十多年的時間里,旅行者1號目前也已經在宇宙空間中飛行了233億公里,但即使如此,旅行者1號也還未到達太陽系邊緣。
在還未發明出更高速的飛行器之前,人類也很難能夠到達更遠的地方。
由此看來,我們的宇宙空間實際上是無比巨大的,地球在其中也只是極其不起眼的一顆星球。如若我們想要走得更遠,還需要更久的發展時間。
64億公里外的太空
在2006年1月,美國航天局再次踏上對宇宙空間的探索,向太空發射了「新視野」探測器,前往宇宙深空探索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同時也對神秘的柯伊柏帶發起探索,從而幫助人類研究太陽系的起源與演變。
但正是在這次的宇宙探索任務中,新視野號捕捉到了64億公里外從未讓人們想象到的畫面。
在新視野號于宇宙空間中飛行的第九年,就曾經向人類傳回有關冥王星以及冥衛一的相關數據以及圖像資料。通過這些資料,人們也對冥王星這顆陌生的星球做出了更多的了解。
在完成第一階段探測后,新視野號又繼續向太空深處發起征程。在歷時十三年后,新視野號成功實現了歷史上「質的飛躍」。
它成功到達了人類目前能夠使用望遠鏡觀測到的最遠星體之處,這也說明,新視野號接下來所行走的征程都是人類從未觀測到的地方。
所以,在距離地球64億公里的地方,一顆名為「2014MU69」的天體也成為人類宇宙征程上的里程碑地點。
在距離地球64億公里的地方,人們也通過新視野探測器發現宇宙空間實質上和人類所想象的是非常不一樣的。
在如此遙遠的地方,通過新視野號傳回來的圖像資料,人們發現這里的宇宙空間并不是如原先所預想的漆黑一片,而是有很明顯的固定光源的。
因為在人類之前的認知中,一直以為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提供光源的星體,所以在遠離太陽的冥王星之處,實際上是缺少光源的照耀的。
但是通過新視野探測器所反饋的圖像資料,我們目前打破了這一觀點。此次在64億公里之處所發現的圖像,說明了在太陽系內,還存在著恒星太陽外其它的光線來源。
那麼這些光源或者光物質是什麼呢?目前科學界還無法給出準確的解釋。很多人猜測這些光源是宇宙中的「暗物質」,但是由于暗物質是一種人類尚未能夠觀測到的物質,所以人類也無法對此展開更多的研究。
但是我們目前能夠確定的是,人類對于宇宙的了解還極其淺薄,宇宙中還存在著更多我們尚未知道的秘密。
結語
相較于整個宇宙空間而言,人類無疑是極其渺小的。
但同時,人類對于宇宙來說又是極為特殊的,我們是目前宇宙內已知的唯一生命體,且利用我們所發明的技術,我們也在宇宙中踏出了從未有過的極遠距離,相信在未來,我們也能夠探究到有關宇宙的更多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