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高爾夫:轉肩是假象。真真假假腿旋轉、腰旋轉、肩旋轉。如何轉?
2024/04/30

高爾夫:轉肩是假象,真真假假腿旋轉、腰旋轉、肩旋轉,到底如何轉?

網上大量小視訊在極為重要的分析肩部旋轉、胸椎旋轉,拿著世界頂尖職業球手的揮桿視訊,在分析上桿時腿要旋轉多少度,腰要旋轉多少度,肩要旋轉多少度,如何防止脊柱側旋、脊椎逆轉等。典型的自己造病毒,又去幫忙殺毒。90年代末期電腦上大量的病毒,產生了很多殺毒軟件公司,賣殺毒軟件活得很好,每天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啟動殺毒軟件殺一遍,但是電腦病毒就像蟑螂一樣屢殺不盡。後來交大畢業的同學推出免費殺毒軟件,電腦病毒就不見了,至少電腦很少中毒了,再也沒有大規模的天天有新生病毒了。

之前「以訛傳訛」的文章,說了鼓動球員去主動轉肩的危害。大量的視訊在講轉肩,轉肩的重要性,上桿腿要轉多少度,腰要轉多少度,肩要轉多少度,在丈量動作以打球。特別是強調轉肩,好像轉肩是你打好球的關鍵,上桿肩要轉到哪里,下桿肩要轉到哪里,這樣就是在制造病毒。當然,也有的小視訊里面的教練說出了沒有「主動」轉肩一說,不過這是極少數的教練。

如果我說「轉肩」是假象,你可能會覺得是嘩眾取寵。那麼,你現在收起不屑之心,立即離開辦公桌,舒展下身體,做個試驗。你用打球準備姿勢站在地上(不需要身體前傾),固定住腰部,腰部定死不動,你試試,你還能轉動你的肩膀嗎?顯然,你轉動不了肩膀了。這時候,你肩膀唯一還能動的就是聳聳肩了,這是你肩膀還唯一能動的幅度。腰固定住,肩膀就轉動不了了,只能小幅度的運動,只能聳聳肩了,只能做擴胸運動了。那麼,說明什麼呢?說明肩膀是「主動」轉動不了的。你只有把腰松掉,肩膀才能轉動,轉動的軸在腰部。那麼,我再說「轉肩」是假象,就不會再有人說是嘩眾取寵了。當然,如果說轉肩是「表象」,你更容易接受一點。

其實,網上小視訊中的大師叫你背根棍子去練轉肩、去練旋轉胸椎,他自己認為在叫你轉肩,其實你練習的也不是轉肩,而是轉腰,必須腰主動旋轉才能帶動肩旋轉,肩不可能主動旋轉。但是,他們叫你轉肩,練習轉肩,就會從意識形態上把你嚴重誤導了。你的主觀意識里就在強化肩部的動作,就會主動用肩膀去發力打球,大機率就打出壞球來了。其實,你實際上是用腰在轉,如果這個時候跟你強調「轉腰,推動肩部轉動」,那麼,你知道是在轉腰,你就會主動有意識地用腰打球,就不會打出嚴重的壞球。你事都做了,意識沒到位,行為就會出現偏差,意識決定行為,行為又導致結果。

轉肩是假象,這樣去訓練球員旋轉肩部,旋轉胸椎,會極大的誤導球員主動用肩上桿,用肩主動發力打球

現在麻煩的問題是什麼呢?網上小視訊里的大師在教你動作,在拿著世界頂尖職業球手的揮桿視訊去丈量動作以教你打球,在教你如何做好腿旋轉、腰旋轉、肩旋轉。但是,忘記了「腿旋轉、腰旋轉、肩旋轉」的目的是什麼?拿來干什麼用的?顯然,旋轉是為了上桿,一切都要回到上桿這件事情上來,要把桿上好,這才是根本。上桿又是上什麼呢?顯然是上桿頭,擊球是用桿頭擊球的。但是,卻極少有教練跟你強調揮桿平面或者上桿通道的事。因為上桿的目的是把桿頭用合適的路徑上到合適的位置,你做再多的旋轉,你最終的目的都是上桿。既然講上桿,你就要把什麼是桿頭上去的合適路徑講清楚,然后才是用動作來保證桿頭上去的合適路徑以到達合適的位置。

本霍根講的揮桿平面,老虎伍茲講的桿頭軌道,我專門提出了上桿通道,其實都是明確了上桿的合適路徑以讓桿頭抵達合適位置。而合適的路徑是什麼決定的呢?當然是你身體結構決定的,球是人的身體在打,而不是本霍根、老虎伍茲、或者我決定的,我們只是說出來而已。路徑決定一切,你走什麼樣的路,就會有什麼樣的操控行為,這是路徑決定的。路徑定了,怎麼走就定了,為什麼要這麼走也是定的,不同的路徑有不同的走法,之前很多篇文章都詳細闡述了這個問題。

「腿旋轉、腰旋轉、肩旋轉」的目的是用動作來實現上桿,既然上桿,你就要「以終為始」,「從目標出發」地去保障桿頭在最佳路徑上,要明確道路。你要瞄著目標去做動作,而不是做動作忘記目標在哪里,甚至心中只有動作,早不知道目標是什麼。現在教學中都跟你講動作,講如何開車,卻不跟你講道路,大量的教學只跟你講駕駛方法,卻不去判斷你的道路。這個我之前的文章就說過了,教練跟你講的所有動作,都是高速公路的駕駛技巧。但教練卻不去判斷你是不是在高速公路上,他們甚至沒有上桿通道(道路)這個概念。很明顯學員上桿在鄉村公路,他還是在教你高速公路的駕駛技巧,而不去要求你先把車放到高速公路上來,不去要求你從目標出發把車放上高速,他們甚至沒有這個意識。

為什麼這麼說?就說「脊椎逆轉」吧。這個概念在網上極為流行,脊椎逆轉是打不好球的關鍵(這個是肯定的)。這也是典型的造毒又殺毒。脊椎逆轉是怎麼形成的?是轉身不對!那為什麼轉身不對呢?是因為轉身不對!「你的轉身不對是因為你的轉身不對」。「你轉身做對了,你的轉身就對了」。你說你會發懵不?!

為什麼會發生「脊椎逆轉」呢?一方面,你要求球員充分的轉肩,肩膀要轉到什麼程度才合格,桿頭要指向目標方向才到位。一方面,球員上桿通道在鄉村公路,你又看不出,認識不到,不去要求。那麼,球員就一定會脊椎逆轉啊。上桿桿頭走鄉村公路,陡峭上桿,早早就把肩膀卡住了,肩很快就被下巴頂死了,不能繼續上桿,你又要求他上桿要到位,他就只能把肚子頂起來,才能實現桿頭指向目標方向,就只能脊椎逆轉了,否則你要求的上桿幅度就達不到。你的要求導致他脊柱逆轉,然后你又說他脊柱逆轉了,你讓他咋辦呢?

如果你要求他車要放在高速公路上,上桿桿頭走高速公路,上桿時他肩膀自然只能水平推了,看他還咋脊椎逆轉?肩膀是在下巴水平線的下面移動,可以充分轉動,可以自然地充分上桿,自然就不會出現脊椎逆轉。所以說「路徑決定一切」,路徑不對,你去要求他駕駛行為對?不可能的。路徑不同,一定會采用這條路徑下最自然的行為。上桿走鄉村公路,又要求他轉肩上桿到位,他就只能脊椎逆轉,別無他法。如果他的身體條件和習慣只能走鄉村公路,這個時候,你就只能要求他減小上桿幅度了,這樣便于用腰發力打球,上桿太多反而把腰憋死了,腰發不了力,只能肩膀主動發力,腰跟隨,腰被動,就打出質量不好的球。

路徑定了,怎麼走就定了,為什麼要這麼走也是定的。桿頭上桿路徑,就是方正的inside上桿通道,上桿的高速公路通道,這是路徑。路徑定了,怎麼走就定了,「腰旋轉,腿旋轉,肩旋轉」怎麼轉是適合這條路徑上走的方法而已。「腰旋轉,腿旋轉,肩旋轉」,這些動作是去實現桿頭在這條通道上順暢地走,通過方正地轉身,去實現方正的上桿,把桿頭從最佳路徑推上去,把桿頭放到最佳位置,同時實現身體最大的力道蓄積和能量蓄積。所以,「腰旋轉,腿旋轉,肩旋轉」綜合起來就是一個問題「轉身問題」,轉身是蓄能(上桿)和釋放(下桿),轉身決定了擊球力道是否充分而穩定。打高爾夫是張弓射箭,弓弦張滿,釋放是自然的事。而轉身是張弓,方正轉身是弓弦張滿、張緊,這樣釋放才有力,箭射出去才又遠(距離)又穩(方向)。

打高爾夫身體張緊蓄能框架

前面說了,肩旋轉是假象,肩不能主動旋轉,打球不能讓肩沒有腰部帶動下的主動旋轉,肩不能以次充主,取代腰部去主動旋轉,去讓腰被動跟著肩轉。肩的主動還是肩在腰帶動下的協動,這涉及到轉身質量的好壞,轉身質量又決定了你擊球力道的盈虧和好壞。那麼,如何做好方正的轉身,如何用「腿旋轉、腰旋轉、肩旋轉」來保障方正的轉身,如何通過方正的轉身確保桿頭在最佳的上桿路徑上?

在肩旋轉的誤導下,大量的業余球員用肩主動而腰被動跟隨的上桿,用肩去主動旋轉上桿,肩帶著腰走、腰跟著肩走。大量業余球員都是這麼干的,至少有30%的業余球員是這麼上桿的。現象是什麼呢?就是他們把下盤站穩,腰胯不動(應該是被誤導了),用肩推著手上桿,桿頭都舉過肩膀了,腰還沒動,只是桿上到最后,沒辦法了,腰才被動地跟著轉動一點點(你看看你是不是這樣?)。這樣,他們上桿是扭麻花上去的,轉身沒有寬度,腋窩下面透風,根本就沒有形成身體的扭轉,沒有上盤和下盤之間的對抗。由于上桿是肩手推上去的,腰被動跟隨地轉了一點點,腰根本沒就有扭轉,沒有蓄力,腰反而被憋住了。下桿的時候,腰力發不出來,被憋死了,打球的人很累、很辛苦、很痛苦,有力發不出的痛苦。下桿也只能用肩手把桿拉下來,擊球質量差,特別是打球道木的時候更是如此。所以,在你的擊球意識里,一定要是「肩是立在腰胯之上,腰胯為核心,肩是隨從」。絕對不能有肩主動旋轉的意識,一定是腰旋轉帶動肩旋轉的意識,腰不動,萬事不動,腰動,一切隨動。這樣,就從一個維度避免你轉身不方正,轉身沒有寬度的問題。當然,僅僅這一點還不能夠保證你轉身的方正。

既然肩旋轉是假象,肩旋轉是腰扭轉推動的旋轉,不能讓肩主動旋轉,打球時不能有肩主動發力旋轉的意識。那麼,方正的轉身,核心是腿旋轉和腰旋轉。應該叫扭轉好一點,旋轉只是幅度,感覺不到力度,扭轉有內力在里面(其實身體也只是扭轉,沒有旋轉,不是轉圈圈)。之前「以訛傳訛」的文章談到了打球是張弓射箭,下盤為弓,上盤為弦,肩手持桿為箭。上桿轉身就是張弓,一定要把弓張緊,弦拉滿,形成最大的蓄能。弓弦張緊后,箭射出去就是自然的過程。也就是之前文章講的上桿決定下桿,上桿完成,弓弦張緊,下桿擊球,釋放桿頭,把箭射出去,就是身體順勢而為的過程。

「腿旋轉、腰旋轉」。那麼腰如何旋轉,如何把弦拉滿?還是要回到道路上來。桿頭上桿的路徑(道路)定了,怎麼走就定了,為什麼要這麼走也是定的。那麼,腰如何旋轉?

張開雙手,下盤穩住,扭轉腰,水平扭轉是幅度最大的、最舒暢的

大家在辦公室站起來試試,你張開雙手,穩住下盤,旋轉腰部,你看看腰部怎麼轉幅度最大、最自然、最舒暢、最沒有阻礙?你自然會發現水平旋轉是幅度最大,最自然,最沒有阻礙,最通暢的,這是身體結構決定的。那麼,采用打球的站姿,假想自己握著球桿,你看看你腰怎麼轉能不被憋住了?你采用打球的站姿,那麼身體稍微前傾,水平的腰部也同步前傾了一個角度。如果是垂直站姿,腰部水平旋轉是最通暢的,前傾站姿后,腰部如何扭轉是最通暢的呢?顯然,保持與身體前傾同步傾角的旋轉是最通暢的,由于身體前傾角度本來就不大,同步到腰旋轉平面的傾角就更小了,腰旋轉平面接近水平旋轉,是近水平旋轉(以后就簡單稱為水平旋轉)。那麼,這時候,你可以看看桿頭是不是走胯部缺口,桿頭指著右側皮帶方位上去,方正的inside上桿路徑,你這樣去扭轉腰,腰是水平的扭轉,扭轉幅度是最大的、最穩定的?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球是你用身體來打的,你是用身體結構來打球。所以,上桿的桿頭路徑不是誰決定的,是你的身體結構決定的,并不是本霍根、老虎伍茲、或者郎教授要求你這麼干的,我們只是說出來而已。如果上桿太陡峭了,腰是向右上扭(會背疼),上桿太扁平了,腰是向右下扭(會腰疼)。這樣,腰扭轉的幅度都不夠,形成不了有力的蓄能,不通暢,也不自然。只有水平的扭轉,腰的扭轉才能幅度最大,最自然,也不會發生脊椎逆轉(正向/反向),這樣打球也不容易受傷。

路徑定了,怎麼走就定了。桿頭走高速公路上桿通道,桿頭指著右側皮帶方位上去,你去拉滿弦,扭轉腰,你腰就會水平扭轉,幅度最大,力道厚實,身形緊致而穩定,你腰的扭轉就會是水平扭轉,這是路徑決定的。而路徑是因為身體結構決定的,一切都是道法自然。

「腿旋轉、腰旋轉」。那麼腿如何旋轉,如何把弓張緊?張弓射箭,你拉滿弦的時候,自然會張緊弓,這是一體的。你轉動腰胯上桿,桿頭走高速公路,拉弦,那麼,自然會同步張緊弓。你腰部水平扭轉,自然小腿會扎穩地面,扭轉到一定程度,大腿胯部會把你的腰部水平扭轉頂住,這是自然的過程。你上桿時腰越扭轉,下盤扎在地上越實,你弦拉得越滿,弓張得越緊。你腰胯一定是水平扭轉才能發揮腰部扭轉的最大蓄力和蓄能,如果你右上或者右下的扭轉,你弦就拉不緊,上盤松垮,自然弓也張不緊,下盤松動,腳扎不實地面,腳下不能生根。你腰胯水平扭轉的時候,腿的扭轉是自然的、同步的、一體的。你不需要拿著刻度尺去量腰胯轉多少度、腿腳轉多少度,你的身體結構已經限定好了一切。

那麼,什麼是扭轉的幅度呢(腰部水平扭轉幅度,很多人問的引桿引到哪里結束開始上桿)?什麼是方正的轉身呢?什麼是有寬度的轉身呢?教練為什麼跟你講要引桿呢(引桿是表象,之前文章說過)?為什麼跟你講開始桿頭要貼地走呢?其實,這些都是表象。在「一張圖演繹推桿原理」那篇文章說過了,人的身體結構是類圓規,人是有寬度的(大約40公分),雙腿分開站立在地上,雙手又合在一起持桿,就是一個類圓規結構了。那麼,因為人體類圓規的身體結構,你要保證腰胯的水平扭轉,你必須有一段的水平扭轉的幅度(轉身寬度),也就是你必須方正的轉身,轉身要有寬度,也就是之前文章經常說的大開大合的轉身上桿下桿。反之,你不能方正的轉身,就不能保證腰胯的水平扭轉。如果你上桿轉身寬度(水平扭轉幅度)不夠,轉身太窄,那麼就會導致腰胯扭轉是右上扭轉(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而不是水平扭轉,表象上就是沒有引桿,桿頭快速起身離開球了。

因為身體類圓規的結構,你要保證腰胯水平扭轉,就只能方正的轉身,桿頭先朝目標方向延長線走,這樣腰胯才能水平扭轉,然后再轉身。腰部水平扭轉,轉到一定程度,右胯自然會頂住,這是身體結構決定了的。如果你腰不是水平扭轉,是右上扭轉,你不可能頂住右胯的,這也是身體結構決定的,你想頂也頂不住。

因此,站姿站得穩而通暢后,腰胯扭轉啟動上桿,桿頭走高速公路,方正inside路徑上桿,這時,腰胯的扭轉是水平扭轉,扭轉幅度可以最大,弦可以拉得最滿,可以形成最大的力道,可以形成最大的蓄能,可以最穩定。腰胯扭轉的過程中,弦拉滿的過程中,腰水平扭轉到一定程度,右胯自然頂住了。腰胯水平扭轉推動桿頭往目標方向延長線走,桿頭貼地走(表象是引桿),走到哪里為止?走到被右胯頂住走不動為止,因為腰胯水平扭轉,一定會被右胯頂住。被右胯頂住,走不動了,引桿到此結束,再轉身上桿。這時,還是腰部肌肉發力轉身上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轉肩上桿,實際是腰部背面的肌肉張緊推動轉肩上桿,而沒有肩部背面的肌肉力量(轉肩上桿是假象),打球也不會肩膀疼。上完桿后,這時候肩手是憋住的,肩手根本無法主動釋放,只能腰胯發力釋放,腰胯部肌肉發力釋放后(腰胯部先行往前走后),肩手才能被松綁,肩手持桿才能釋放出來,箭(桿頭)被腰胯張緊之力釋放射出去。這樣,你的系統簡單而穩定,故障因素都被你限制了,你很難打出壞球,因為肩手發力被抑制了。至于你上桿能上到什麼程度,弦能拉滿到什麼程度,一切順其自然。小孩子腿直立彎腰時手掌可以夠著地,女孩子抬腿就是一字馬,你老胳膊老腿估計手掌只能夠著小腿了,往墻上打一字馬更不可能,一切順其自然。弦能拉到什麼程度,上桿能上到什麼程度,一切隨其自然,總之都是夠用了。

前面提到了「引桿」,其實「引桿」本身是不存在的,是一個表象,是你桿頭指著胯部缺口路徑上去,方正地轉身,保持腰部的水平扭轉,看起來有引桿這個表象。太陽是紅色的,其實太陽不是紅色的,是太陽核爆燃燒看起來好像是紅色的,你不要去糾結太陽到底是什麼顏色。既然是表象,就不要去太多關注它,不要去糾結如何引桿,不要去糾結引桿引到哪里,不要去糾結桿頭貼地走多遠才是合適的,而要去盯著上桿通道,桿頭上去的路徑,桿頭在上桿通道走,方正地轉身,就會有引桿的現象,不同的桿引桿現象不一樣,一定不能唯表而不及里。當然,你可以用現象來判斷事物,但你不能為了現象去制造現象,否則你極大可能會用肩推手身體側移推動桿頭往目標方向延長線走去制造引桿這個現象,你的脊椎逆轉就出來了。不能唯果求果,要去求因得果。高爾夫教學中,大量似是而非的概念,分析現象得出的概念,為了現象去制造現象,極大的誤導學員,搞得球員暈頭轉向,為了動作而去做動作,完全用機械刻板的動作去打球,而不是從原理出發去簡單靈活地打球。

說了這麼多的「腰旋轉,腿旋轉,肩旋轉」,這些動作目的是通過方正地轉身,去實現方正的上桿,把桿頭從最佳路徑推上去,把桿頭放到最佳位置,同時實現身體最大的力道蓄積和能量蓄積。首先,「轉肩是假象」,肩的轉動都是腰胯在推動轉的,打球時肩不要去主動轉,不要有主動轉肩的意識。你的意識要是腰胯為核心,一切都是腰胯在推動。實際上,你在辦公室體會下就可以,無論上桿轉肩,下桿轉肩,其實都是腰部后面的肌肉在推動,轉肩只是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去主動肩膀發力轉肩。

然后,「腰轉動,腿轉動」是一體的。腰胯轉動,腿腳自然同步轉動,跟拉弦張弓一樣的,弦拉滿,弓自然張緊,是同步的,一體的,核心是腰胯。腰胯生力啟動上桿,桿頭走高速公路,腰胯水平扭轉,腿腳自然會扎穩地面,腰胯水平扭轉到一定程度,右胯自然會頂住,方正轉身到位,然后腰部背面肌肉進一步擰緊,推動繼續轉身,完成上桿到位,實現最大程度的蓄力,實現最大程度的腰胯張緊,把弦拉得最滿,把弓張滿,實現最大程度的上盤與下盤之間的剪切和對抗。

總之,肩旋轉是假象,實際是腰旋轉推動的肩旋轉。而腿旋轉與腰旋轉是同步的,是拉弦張弓的同步動作,啟動在拉弦(腰旋轉),核心在腰胯。這樣,對于旋轉,你認知就很清晰了,而不是糊里糊涂,顧此失彼。認知清楚了,處理起來也極為簡單,腰胯啟動水平旋轉(拉弦),推動桿頭走高速公路;腿會隨著同步旋轉(張弓);水平旋轉到位,被右胯頂住,引桿結束,弦拉緊;腰胯背部肌肉繼續張緊,推動身體繼續轉身(表象是肩部轉動將球桿上滿),將弦拉滿。這就是身體的旋轉和方正的轉身,簡單、清晰、一根主線。

正如之前所說,路徑定了,怎麼走就定了,為什麼要這麼走也是定的。基于身體結構的上桿通道定了,腰的旋轉就定了,基于身體結構的腰的旋轉定了,上桿通道也就定了,是互為彼此。上桿通道定了,路徑定了,腰旋轉就定了,腿旋轉也就跟著腰的旋轉定了,而肩旋轉是腰旋轉推動的肩旋轉,是假象(表象),實質是腰的轉身張緊。一切都是身體結構決定的道法自然。上桿上完了,下桿就是順勢而為,你只要腰主動發力把桿拉下來送出去就行了,基本沒你什麼事了。

狂造25分慘案!雙探花轟50+17,懷特16中9,米切爾33+6+5獨木難支
2024/05/08
50分19籃板8助攻!米切爾獨木難支,22歲探花秀崛起,懷特太強了
2024/05/08
完敗!米切爾33+6+5,塔圖姆19中7,馬刺舊將立功,騎士認清現實
2024/05/08
25分大勝!綠軍1-0騎士!塔圖姆拉胯,米切爾空砍33+6+5
2024/05/08
騎士提前3分42秒放棄比賽:米切爾33分被迫打卡神情沮喪 綠凱1-0
2024/05/08
完勝!塔圖姆18+11,米切爾25中12,感謝馬刺,東部要大結局了
2024/05/08
25分大勝!聯盟第一勢如破竹,米切爾空砍33+6+5,雙探花合砍50分
2024/05/08
7記三分,25分大勝!塔圖姆拉胯之夜,馬刺舊將拯救綠軍
2024/05/08
官宣!穆雷被罰10萬不禁賽,戈貝爾當選DPOY,尼克斯中鋒賽季報銷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