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們醫院來了位年紀輕輕的尿毒癥患者。小姑娘剛送來醫院時,渾身乏力、毫無血色。經過急診檢查,她的血肌酐指數高達1100umol/L! 而正常范圍在40-110umol/L,超過707umol/L就意味著她患有尿毒癥,且已經沒有任何中西醫保守挽救的余地,只能通過透析來維持生命。
更令老郭感到遺憾的是, 這位女孩在一年前的體檢中就發現了蛋白尿,然而由于她沒有出現什麼嚴重的不適癥狀,就一直沒有重視這個問題。依舊熬夜、飲料不斷,直到如今,真是追悔莫及呀。
如果當初,她能早點重視這個問題,病情也不會惡化到這種程度。 尿毒癥通常是腎衰竭的晚期癥狀,而她拖延了早期腎病的治療,才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尿毒癥。
其實,腎臟出問題,身體是有很多表現的,比如 持續疲勞、頭暈、身體易浮腫等。如果這些癥狀不好辨別,我們還可以關注身體的其他方面。比如: 身上2處發臭,可能是腎臟在求救。
01口臭,有尿騷味
很多人覺得口臭是很常見的現象,怎麼也能和腎臟掛上鉤呢?這是因為腎臟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過濾器官,一旦出了問題,身體中的諸多毒素不能通過腎臟正常排出,這時 唾液中的尿素就會分解為氨,使得口腔里有一種類似于尿騷味道的臭味。
如果發現自己口腔中出現了這個味道,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去做檢查,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自己是否有腎臟的病變。
02尿液臭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尿液中的味道是比較淡的。不仔細聞難以聞到特別的氣味。但如果小便時,聞到一股特別的惡臭氣味,就要注意了。
當腎臟出現問題時,尿液的過濾和代謝功能受到影響。尿液是經過腎臟中的過濾程序形成的, 如果腎臟出現問題,毒素、細菌和雜質無法有效被排出,就會導致尿液出現異味,甚至還會出現蛋白尿。
腎臟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出現上面講的兩種狀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如果發現問題過早干預,避免更重的疾病發生。
另外,老郭勸誡大家: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千萬避免以下4種傷腎行為。
01長期憋尿
憋尿會導致尿液中有害物質濃度增加,對腎臟造成傷害。
保持正常的小便頻率有助于及時排出體內廢物和毒素,減輕腎臟的負擔,所以要避免憋尿。
02不愛喝水
水是維持腎臟健康的重要因素,它有助于稀釋尿液,促進廢物的排出。
不喝足夠的水會導致尿液濃縮,容易形成結石和尿路感染。
03濫用藥物
某些藥物,特別是非處方藥和濫用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抗生素、利尿劑等,長期或過量使用會對腎臟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一定要遵循醫生的指導,正確使用藥物,并避免濫用和自行藥物。
04高鹽飲食
吃太多鹽會導致體內水分潴留,增加血壓,對腎臟不好。
所以要減少鹽的攝入,盡量少吃咸食,這是保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