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喝茶的大國,對于茶的研究一直以來主要集中在綠茶方面。然而,近期研究表明,經常飲用紅茶也可能帶來一系列好處。
一項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進行的研究分析了英國生物數據庫內約50萬名40~69歲受試者的數據。研究人員在2006~2010年期間進行了問卷調查,對受試者進行了平均11.2年的隨訪。
研究發現,每天飲茶量≥2杯的受試者與降低全因死亡風險中度相關,而每天飲茶2~3杯的人群相較于每天喝茶≤1杯的人,死亡風險更低。特別是在主要飲用紅茶的群體中,每天飲茶≥2杯的人群死亡風險最低,同時與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以及中風死亡率下降風險相關。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與茶葉內富含的茶多酚、類黃酮等物質有關,這些物質有助于降低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
有傳言說,「茶越放陳,就越香」,是真的嗎?
實際上,茶葉也有保質期。與許多人想象不同,茶葉實際上很容易變質。
首先,茶葉的吸濕性很強,如果不妥善密封,就容易受潮,同時吸附空氣中的異味。其次,茶葉中的茶多酚、茶氨酸等成分不十分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發生變化,影響茶葉的風味和品質。
當然,并非所有茶葉都適合長時間放置。比如,白茶、黑茶和普洱生茶如果保存得當,確實會越陳越香。然而,這需要滿足合適的保存條件以及適當的時間條件。
具體來說,綠茶常溫下的保質期一般為一年左右,不適合長時間保存。
烏龍茶開封后放冰箱冷藏保質期為8個月左右。
紅茶保質期一般為三年。
普洱生茶保質期為5年左右,熟茶保質期為15年以上。
白茶與黑茶放越久,口感和品質就越好。
如果茶葉變質了,千萬不要喝。辨別茶葉是否變質可以采用一聞二看三泡的方法。首先,聞茶葉的味道,是否有一股陳味或霉味。其次,觀察茶葉的色澤,如果顏色變暗,一捏就碎,很可能已經變質。最后,泡茶觀察茶水的顏色,如果茶水渾濁,說明茶葉可能已經變質。茶葉變質后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危害健康。
你知道嗎?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制作工藝,適合不同體質的人喝。因此,想要喝茶對身體有益,還需考慮個人體質,選擇合適的茶葉。
紅茶屬于發酵茶,性味甘、溫,有暖胃、溫脾胃虛寒的效果。盡管經過發酵,紅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等物質減少了,但對于咖啡因不耐受的人來說,更適合飲用紅茶。
綠茶則屬于不發酵茶,性微寒,有助于降火,適合內熱體質、胃熱的人飲用。不過,體寒、患有胃潰瘍、容易失眠的人不適合飲用綠茶。
青茶,也就是烏龍茶,性質不寒不熱,味辛涼甘潤,可以清熱潤肺,適合大多數人飲用。
黑茶屬于后發酵茶,具有溫脾暖胃、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等功效,尤其適合虛寒體質的人,老年人也適合飲用。
因此,了解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的茶葉,能讓我們更好地享受茶的益處。
喝茶雖然有益,但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以確保茶的健康效果。
首先,避免喝過燙的茶。我們的食管黏膜對熱度的耐受能力有限,高溫茶會導致食管黏膜受損,長期的這種損傷和修復過程容易導致食管癌的發生。
其次,不宜空腹喝茶。空腹時喝茶可能導致茶葉中的活性物質與胃內蛋白結合,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可能引起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
第三,減少或避免濃茶。濃茶中含有大量咖啡因,過量飲用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頭暈、頭痛等不適,還可能刺激胃部,對健康不利。
最后,不要在飯后立即喝茶。茶葉中的鞣酸會抑制胃酸和腸液的分泌,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同時與蛋白質結合,形成具有收斂作用的鞣酸蛋白,進而可能導致大便干燥。
善加注意這些方面,可以確保我們在享受喝茶的愉悅時,不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來源:家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