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感受:總聽到別人提起,「某某某平時很久都不感冒一次,身體很好,但居然檢查出了癌癥,真是突然!」
是不是經常感冒的人就不容易生大病,相反不經常感冒發燒的人更容易生大病呢?
有研究證明,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并沒有任何科學研究可以證明感冒頻次和癌癥等重大疾病有直接關系。其次, 德國有一項相關研究顯示,5年內都沒有得過普通感冒的人,和平均每年至少得感冒3次的人相比,患癌癥的風險并沒有任何區別。
那麼到底為什麼有些人容易的感冒,有些人不容易呢?感冒多了是不是免疫力不好?帶著這些問題,家醫君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醫學專家是怎麼說的。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張卓莉在媒體采訪中表示,很多人都把免疫力和抵抗力混淆了,其實免疫力并不完全等于抵抗力。
免疫力是什麼?人體免疫力主要分兩種: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先天免疫力是人在出生時就具備了的。先天免疫力的第一層就是皮膚和黏膜,它們起到了阻止細菌、病毒進入上皮層;第二層是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
這些先天免疫的「防護層」,會一直防止病原體的侵襲,我們是感知不到的。
而后天免疫人是在出生后,通過不斷地接觸外部物質從而建立起來的,具有特異性,也就是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
后天免疫力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因子等構成。
我們常說免疫力強是好事,實際上這是個誤區。免疫系統跟大自然生態一樣講究「平衡」二字,免疫力太強太弱都不是好事。如果 免疫力太弱,就會容易感染病菌;但如果免疫力太過強大,機體會對來自外界的所有刺激(如花粉、毛發)都發起攻擊,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敏反應。
抵抗力又是什麼呢?
抵抗力是人體抵抗外來入侵的物質(比如細菌、病毒、霉菌和寄生蟲等)的能力。抵抗力的強弱,其實大部分是取決于先天免疫功能的兩層「保護層」,就是皮膚和黏膜。正常的情況下,屏障的功能比較強大,大部分的病原體都是無法進入人體,從而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
不能!嚴格來說,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不存在可以通過感染病菌引起感冒而「鍛煉起來」的說法。
根據上文我們提到的解釋,首先 免疫力是先天系統和后天免疫事件結合的,并且需要平衡,不存在鍛煉加強一說;其次,抵抗力通常是取決于先天免疫系統,也是不存在通過單次或多次病菌感染而加強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在經歷過感冒以后,短期內會對一些病菌免疫呢?就像之前新冠病毒群體免疫的說法一樣。
事實上,這是我們免疫系統,尤其是后天免疫功能在針對同一種病毒的「記憶」,當這種病毒首次進入人體,免疫細胞會對其發起大規模攻擊,導致出現各種癥狀,但是當免疫細胞依舊對該病毒的DNA有記憶的時間內,再次感染就能在人還沒察覺的時候,快速吞噬消滅,不會再有那麼嚴重的癥狀。但是現在也一樣有人二陽、三陽,這也是證明,并不能通過一次感染,就大大增強「免疫力」或「抵抗力」。
回到文章最開始的問題,經常感冒的人為什麼很少查出大病,反而很少感冒的人一查出來都是要命的病呢?
其實這個 一方面是個人遺傳的差異,另一方面也有人體對病毒免疫的反應程度差異,比如有些人感冒會發燒,有些人則不會,這都是因人而異,沒有共性。
還有一個方面是心理問題,經常感覺生小病的人,其實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會經常就醫或者自行服藥,但是那些自詡健康的人,也許并沒有他想象得那麼健康,平時不注意檢查,到了發病的時候已經不是早期了。
想要增強抵抗力,不能靠感冒,但是可以靠這幾點:
1.保持營養均衡:免疫系統需要各種營養物質的供給支持,并沒有某一種營養物質可以預防感冒,但全面均衡地攝入營養是保證免疫系統正常發揮功能的基礎。
2.保持樂觀心態:焦慮和恐懼等情緒,都可能會帶來心理壓力,而這就能導致抵抗力下降,從而容易受到病毒侵襲。
3.睡眠充足:研究表明,連續一周以上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的人,在接觸病毒后,患感冒的幾率,是睡眠時間達到7小時以上的人的4倍。
4.堅持運動:美國的阿帕托契州立大學,有3項的研究均指出,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周不少于5次,在堅持了12周后,免疫細胞的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