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在我們的地球之外,一定還有生活著其他跟我們不同的生物,或者有一個跟地球相似的星球,可以做為人類的備選家園。
與此同時,人類又懼怕外星中真的存在跟人類文明差不多,或者科技更發達的高等生物,因為不知道它們對人類是善意還是惡意,一旦遇上,人類會遭遇怎樣的事情。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2011年9月,科學家終于在距離地球41光年遠的地方發現了一顆星體。
這顆星體是顆類地行星,環境跟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
它表面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內部是一個很大的金屬鐵核心,包裹核心的也是硅酸鹽物質。從這些條件匹配來看,它跟地球的相似度有0.6,可以說非常高了。
除此,這顆類地行星的地表有很多隕石撞擊形成的坑,還有像山脈地形和火山。
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這顆類地行星表面覆蓋著大氣層,因此行星地表的溫度總是穩定地維持在某個區間。
此外,該行星的質量很大,是地球的十多倍,可以算的上是一顆超級地球。這個發現讓科學家非常興奮,這意味著,人類可能有了第二個家。
等到有一天,地球年邁到無法再承受人類的生活了,人類就搬過去,繼續發展人類文明。
想法是美好的,不過這顆類地行星適不適合人類居住得花時間對它進行仔細探索。因為人類生活的基礎條件是淡水和氧氣,而不是有大氣層和水的星球就一定具備這兩樣條件。
然后,還得看行星的年齡。
地球在宇宙中存在46億年了,從地球形成,多次進化演變,到產生水和氧氣,再到出現微生物、史前動物,又經歷了幾次生物大滅絕,最后才出現了古人類。
如果這顆類地行星的年紀尚輕,沒有經歷足夠的變遷和進化,可能不適合現代的人類居住。
科學家稱,得年紀在35億歲以上的星體才有可能誕生生命體,因此,人類還得仔細研究這顆類地行星。
人們給這顆類地行星命名為HD69830d,將它與太陽和地球分別做了對比。
HD69830d的表面是橙色的,質量差不多是太陽的86%,半徑為太陽的89%,亮度也有太陽的45%,接近一半了。
HD69830d的內核,鐵含量大概是太陽的90%左右,從這一項來看,其實已經很接近太陽了。
它跟太陽的距離是41光年,跟離地球差不多遠。
這里有一個問題,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才萬分之0.15光年,HD69830d離的這麼遠,可能會出現日照不足的情況。
不過好消息是,HD69830d已經有70多億歲了,是顆比地球成熟許多的星球。就是說,在這70多億年的進化時間里,HD69830d上可能已經多次出現生命,甚至高級文明。
當然,星體的年齡并不是越大越成熟越好,因為宇宙瞬息萬變,隨時可能誕生星體,也時刻都有星體不幸滅亡。
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宇宙中100億年以上的星體,幾乎不可能存在生命了,因為它自己都快要無法自保了。星體穩定提供能量的時間大概就是100億年,就像生物一樣,越接近壽命極限,身體狀態越差。
如果按地球的生物進化歷程來衡量HD69830d的話,它上面的文明要比地球高出不知多少倍。雖然人類一直希望找到外星文明來證明人類在宇宙中并不孤獨,但面對如此強大的文明,科學家卻擔憂不已。
在人類拿HD69830d當備用家園時,也許那上面的智慧生物早就看上了跟他們相似的地球,也在悄悄研究著我們,一旦自己星球資源枯竭,便來地球掠奪。
根據地球生物的進化流程,即使HD69830d上的生命已經滅絕又重來過幾次,它年長地球這麼多歲,最新出現的生命體仍然要比人類先進的多。
要是雙方開戰,人類一定不是對手,到那時,人類便會成為它們的階下囚。
因此霍金才反復提醒人們,不管接受到宇宙中的什麼信號,都不要回應,
人類科技目前還沒有發達到能夠對付地外文明的地步,最好不要惹禍上身。
可是,科學家暫時并沒有在HD69830d上發現生命跡象。
這種情況有幾種可能,要麼這顆類地行星上至今未誕生出有機生命體,要麼剛好處在某一次大滅絕的洗牌過程中,而最壞的猜測就是,那上面不僅有生命,還是已經進化出特別聰明的高等生物,它們擁有的科技能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被外星生物找到。
如果是前面幾種可能,人類自然可以成為HD69830d的殖民者,但若是最后一種可能,人類在接近HD69830d時,大概就被當做危險入侵者消滅了。
外星探索從來就是一個前途未卜的冒險活動,那些星體離我們那麼遠,我們不清楚它們的性質,更不了解那上面有沒有生命。
我們想象的外星生命,都是以人類為基礎做的改變,實際上的外星生命生存的條件也許跟我們完全不同。
我們需要氧氣和淡水,還有適合的溫度,它們不一定需要。
HD69830d是否能接納人類,還有待探索。與此同時,科學家還在宇宙中找到了近50顆類地行星,但這只是表面條件匹配,走出地球,宇宙中的一切對人類來說都是陌生又危險的。
為了人類的延續,我們確實應該早做打算,為我們的后代找尋可以替代的新家園,但是來自地外的危險,一定要小心防范,不能備用家園還沒找到,先把自己搭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