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在1949年成功試爆了自己的原子彈。從此開始了一場持續了幾十年的美蘇核軍備競賽。
雙方不斷地研發、試驗、生產和部署各種類型和規模的核武器,并且建立了復雜而龐大的指揮和控制系統。
美國為了取得競爭優勢,提出并實施過的一個絕密計劃,旨在制造一種能夠飛越全球并攜帶多枚核彈頭攻擊敵方目標的超音速飛彈,接下來本文將帶你深入探索美國的「冥王星計劃」。
核動力沖壓發動機:
為了實現「冥王星計劃」的目標,美國的科學家們必須要解決一個關鍵的技術難題,那就是如何設計一種能夠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的發動機。
這種發動機不僅要能夠承受核反應堆產生的高溫和輻射,還要能夠利用空氣作為推進劑,從而避免攜帶大量的燃料。
這樣,飛彈就可以在低空高速飛行,并且能夠隨時改變航向,以逃避敵方的防空系統。
美國的科學家們最終選擇了一種名為「核動力沖壓發動機」的方案。這種發動機的原理是利用核反應堆加熱空氣產生推力。
具體來說,發動機通過一個特殊設計的管道從外部采集空氣,并將其送入核反應堆內部。
在核反應堆內部,空氣被加熱到超過1000攝氏度,并且與核燃料產生強烈的輻射交互。這樣,空氣就變成了一種高溫高壓的等離子體,具有很強的膨脹性能。然后,等離子體通過一個噴管從發動機后部噴出,形成巨大的推力。
這種發動機有幾個優點:首先,它不需要攜帶任何燃料或推進劑,只需要利用外部環境中無限供應的空氣。這樣就可以大大延長飛彈的航程和飛行時間。
其次,它可以在低空高速飛行,并且能夠隨時改變航向和速度。這樣就可以提高飛彈的靈活性和隱蔽性。
第三,它可以產生極大的噪音和沖擊波,在飛行過程中對地面造成巨大的破壞和恐慌。
冥王星飛彈:
有核動力沖壓發動機作為基礎,美國的工程師們開始設計一種能夠搭載這種發動機的飛彈。這種飛彈被命名為「冥王星」,或者「超音速低空飛彈」(SLAM)。它的目標是成為一種能夠在全球范圍內投送多枚核彈頭的戰略武器,同時也是一種恐怖的心理戰工具。
「冥王星」飛彈的設計方案如下:它由一個核動力沖壓發動機和一個長約26米,直徑約1.5米的鋼制機身組成。它可以攜帶16枚核彈頭,每個威力相當于1.5兆噸TNT。
它還配備了一個先進的制導系統,可以根據預設或實時傳輸的數據調整飛行路線和攻擊目標。
「冥王星」飛彈的發射方式是這樣的:首先,它被裝在一個巨大的火箭助推器上,從地面或水面發射。助推器將它加速到超過3倍音速,并將其送入大約300米高度的低空。
然后,助推器分離,核動力沖壓發動機啟動,并接管飛行控制。「冥王星」飛彈就這樣開始了它的長途旅行。
「冥王星」飛彈飛行時會產生驚人的效果。由于它以超音速在低空飛行,它會產生巨大的噪音和震蕩波,在地面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任何試圖靠近它或攔截它的飛機都會被撕裂或炸毀。而且,「冥王星」飛彈還會不斷釋放放射性物質和廢氣,在沿途留下一條致命和污染的痕跡。
當「冥王星」飛彈到達目標區域時,它會從機身上釋放一枚枚核彈頭,并用自身制導系統精確引爆。每個核彈頭都可以摧毀一個城市或一個重要設施。「冥王星」飛彈可以攻擊多個目標,并且可以隨時改變航向和順序,使敵人難以預測和防御。
當「冥王星」飛彈完成所有任務后,它并不會自爆或降落。「冥王星」計劃中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讓「冥王星」繼續在敵方領空飛行,并不斷釋放輻射物質和廢氣,作為一種持久性威脅;二是讓「冥王星」返回友方領空,并將其保存起來以備再次使用。「冥王星」的反應堆壽命足夠長久,理論上可以讓其在空中停留數月甚至數年。
總之,「冥王星」是一種可怕而又神秘的武器。如果真正部署使用,「冥王星」的威力足以改變世界格局,并造成無法想象的后果。
試驗與挑戰:
那麼,如何才能造出真正的「冥王星」?最大難題之一是制造一台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穩定運行的核動力沖壓發動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實驗測試和模擬試飛。
首先,他們需要找到一種合適的核燃料,既能產生足夠的熱能,又能控制核反應速率。他們選擇了鈾-235作為主要燃料,并用鋯-鈷合金作為包覆材料,以防止空氣進入反應堆。
然后,他們需要設計一種有效的空氣加熱器,將進入發動機的空氣加熱到超過1000攝氏度,并保證反應堆不過熱或過冷。他們采用了一種蜂窩式結構,將反應堆分成多個小單元,并在每個單元中安裝一個溫度傳感器和控制棒,以調節核反應速率。
最后,他們需要解決發動機的屏蔽問題,防止輻射對飛彈本身和周圍環境造成傷害。他們使用了鎢、鉛等重金屬作為屏蔽材料,并在發動機前端設置了一個可收縮的罩子,在起飛時關閉,在工作時打開。
為了驗證發動機的可行性,「冥王星」計劃進行了多次地面試驗、風洞試驗、火箭助推試驗、無人機模擬試驗等。其中最著名也最危險的是1961年5月14日在內華達州進行的Tory-IIA核動力沖壓發動機地面全功率試驗。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功點火并運行核動力沖壓發動機的事件。該試驗持續了約四分鐘,在此期間,Tory-IIA產生了約35千牛頓(約3.6噸)的推力,并將進入發動機的空氣加熱到1080攝氏度。該試驗被認為是「冥王星」計劃的重大突破。
取消與影響:
「冥王星」計劃雖然在1961年5月成功地進行了核動力沖壓發動機的地面試驗,但是也遭遇了越來越多的困難和反對。
一方面,這種發動機的技術難度和安全風險非常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還沒有經過實際飛行的驗證。
另一方面,這種發動機的使用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政治爭議,引起廣泛批評和抗議。
首先,核動力沖壓發動機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塵埃和氣體,并將其排放到空氣中。這些物質不僅會對飛彈沿途經過的地區造成輻射污染,還會隨著風向和氣流傳播到其他地區甚至其他國家。
據估計,「冥王星」計劃如果實施,每枚飛彈在飛行過程中就會釋放出約1噸的鈾-235,并造成約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輻射污染。
其次,核動力沖壓發動機在爆炸時也會產生巨大的破壞力和輻射波及范圍。
由于「冥王星」計劃設計的飛彈是以超低空超音速飛行,并攜帶多枚核彈頭攻擊敵方目標,「冥王星」計劃如果實施,每枚飛彈在爆炸時就會造成約25兆噸當量的核爆炸,并影響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最后,核動力沖壓發動機在道德上也引起了人們的質疑和反對。許多人認為,「冥王星」計劃是一種不人道、不道德、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不可控制、不可預測、不可阻止,甚至是自盡式的武器系統。它違反了國際法和人權原則,威脅了世界和平與安全,危害了人類文明與生存。
正是由于以上種種原因,「冥王星」計劃最終被取消了。1964年7月1日,在肯尼迪總統遇刺后上任的約翰遜總統簽署了一項命令,正式終止了「冥王星」計劃,并將其相關資料歸檔為絕密文件。此后,「冥王星」計劃就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神秘也最恐怖的一個廢案。
結語:
「冥王星」計劃是美國在冷戰時期為了實現核威懾而提出的一項極端的武器系統,它試圖利用核動力沖壓發動機驅動超低空超音速飛行的飛彈,攜帶多枚核彈頭攻擊敵方目標。
這一計劃雖然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也面臨著巨大的技術難度和安全風險,以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政治爭議。
最終,在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試驗后,「冥王星」計劃被美國政府取消了,并成為了歷史上最神秘也最恐怖的一個廢案。
「冥王星」計劃可以說是人類對于核能利用方式的一種極端探索,它反映了人類對于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對于能源問題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人類對于自然界和社會界的無知和無視。
它既展示了人類在科技創新方面的驚人能力,也暴露了人類在道德責任方面的嚴重缺失。
人類應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警醒自己不要濫用科技或濫用核能,而應該合理利用科技或合理利用核能,為人類社會帶來福祉而不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