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發病率最高的代謝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體內血糖異常升高。持續性高血糖可傷害重要器官,易引起血管性疾病,傷害神經,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因為并發癥而丟失寶貴生命。其實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并不是靜悄悄的,腳部會有明顯癥狀,若有以下4個表現說明該控制血糖了。
1、腳感覺到很疼痛
隨著血糖進一步升高,血管神經會受到或輕或重的損傷,若高血糖仍然置之不理,疼痛有可能會放射到全身,尤其是腳部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另外,血糖太高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也會直接作用于腎臟,甚至誘發腎衰竭。腎臟受到損害后,不僅僅干擾新陳代謝,而且也會引發各種并發癥。因此若總是出現難以解釋的腳痛,先看一看腳部有沒有受到外傷,然后高度懷疑血糖異常升高引起的,
2、腳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是糖尿病的并發癥,雖然不常見,不過也要引起重視。一般肌肉萎縮先從小腿部位開始,因為持續性高血糖可導致神經病變,軀體感覺神經受到損傷,所以總感覺到下肢無力且伴有難以說明的疼痛,再加上長時間不運動會使得肌肉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若糖尿病患者出現行走困難和不明原因的肌肉萎縮,很有可能是血糖升高引起的神經病變。這種情況下應立馬去醫院做全面檢查,不可拖延,必要時需接受身體鍛煉和康復治療。
3、腳部潰瘍
腳出現嚴重潰瘍大部分跟糖尿病有關,因為血糖異常升高時會使得大量細菌繁殖,增加組織感染風險。持續性高血糖也會減慢組織營養代謝速度,使得組織處于缺血和壞死狀態。所以總是出現腳部潰爛,十有八九是內部組織已壞死,還需進一步去醫院檢查血糖,看看是不是跟糖尿病有關。
另外糖尿病患者應重視腳部潰爛,在醫生指導下做好消毒且注意清潔,避免腳部受到感染,甚至只能通過截肢來治療。
4、腳底發麻且感覺不到溫度
持續性高血糖可影響腳部神經,導致腳部發麻,無法感受到溫度。因為雙腳是神經末端,最晚受到血液供應,易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進而出現腳部發麻的癥狀。另外雙腳也不能快速感覺到冷還是熱,有時走路時就如同踩著棉花一般,易摔倒。若總是出現腳部發麻,無法感知溫度,極有可能是血糖升高影響血液循環引起的,還需進一步檢查血糖,及時用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溫馨提示
若雙腳出現以上幾個癥狀,應第一時間去醫院檢查血糖,聽從醫生建議合理用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盡量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以免傷害靶器官,甚至會誘發一系列并發癥。
同時要調控好飲食,遠離高糖、高鹽和高油脂食物,多參加體育鍛煉,把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這樣能幫助穩定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