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健康百科
養生訣竅
養生菜餚
    
血糖控制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降到多少最佳?聽聽醫生咋說
2023/10/12

導語:在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日益攀升,已成為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

據之前的相關數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約有9.73%的人受糖尿病困擾,總人數預計高達1.4億,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中國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水平是至關重要的,但如何判斷自己的血糖控制情況好壞呢?多數人會通過查看血糖水平,但頻繁的血糖監測無疑十分麻煩。

那麼,有沒有更簡便的方式來判斷血糖控制的好壞呢?答案是肯定的。

要想更好地了解血糖是否控制在達標狀態,糖化血紅蛋白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高血糖除了誘發糖尿病,還有這4大危害在等著你

心血管疾病

高血糖可導致動脈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和中風,高血糖會損害血管內皮,增加血管炎癥和斑塊形成的風險。

神經病變

長期高血糖會損傷神經,導致神經病變,稱為糖尿病神經病變,這可能導致感覺異常、疼痛、麻木、消化不良、性功能障礙和周圍神經炎等癥狀。

視網膜病變

高血糖會對眼睛產生損害,引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這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可能導致視力喪失甚至失明。

腎臟損害

高血糖可導致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糖尿病腎病會導致腎功能受損,逐漸發展至慢性腎衰竭,最終可能需要腎透析或腎移植。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與血清中的糖類(主要指葡萄糖)通過非酶反應相結合的產物。

它的合成很緩慢,而且是相對不可逆的,通常持續三個月以上,其結構較為穩定,臨床上常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監測指標,可有效地反映過去8~12周平均血糖水平。

血糖控制金標準「糖化血紅蛋白」,降到多少最佳?聽聽醫生咋說

實際上,糖化血紅蛋白具有一個關鍵特性,即它的穩定性,它不容易被分解,因此能夠有效地反映過去三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這也賦予了糖化血紅蛋白許多重要的特性:

首先,它可以與血糖值保持平行

血糖水平越高,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也會相應增高,因此可以作為血糖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標。

其次,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較少受血紅蛋白水平的影響

糖化血紅蛋白指的是它在總血紅蛋白中的比例,因此通常不會受到血紅蛋白水平變化的影響。

最后,不易被分解

由于糖化血紅蛋白的穩定性,它不易被分解,因此可以反映較長時間的血糖控制程度,雖然它無法反映短期的血糖波動,但可以很好地評估長期的血糖控制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兩個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這對于人們更好地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義。在糖尿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糖化血紅蛋白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上限應該是低于7.0%。如果達到6.5%,就需要開始考慮使用藥物治療。

而當糖化血紅蛋白達到7.0%時,如果生活方式干預無效,就應該考慮啟動藥物降糖了。

藥物治療后,也需要每隔三個月進行一次糖化血紅蛋白的監測,如果治療方案未達到控制達標狀態,就需要升級降糖方案。

達標與否的參考意義并非完全基于糖化血紅蛋白的正常值,而是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

對于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紅蛋白的目標應低于7.0%。大多數患者可以將此水平控制在6.5%以下,甚至在正常范圍內。

然而,對于老年人而言,控制目標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適當放寬至7.0%~9.0%。因此,糖化血紅蛋白的控制目標需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和降低有哪些危害?

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和降低都可能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當糖化血紅蛋白升高時,說明一個人的血糖控制不良,血糖水平長期升高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這包括:

神經和血管損傷:高血糖可引起神經和血管損傷,容易導致糖尿病肢體感覺減退、痛風、失明、腎功能障礙等并發癥。

心血管疾病:高血糖可促進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心臟病、腦血管病和下肢動脈硬化等。

免疫力下降:高血糖狀況下,免疫細胞會受到影響,身體的自我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

消耗腎臟功能:長期的高血糖,會損傷腎臟,導致尿毒癥。

另外,大量研究證明,當糖化血紅蛋白大于7.5%時,糖尿病各種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會隨糖化血紅蛋白升高而升高。

相反,隨著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下降,糖尿病的相關并發癥也會相應減少。

如果糖化血紅蛋白降低,這可能表明血糖控制得較好,但也可能意味著糖尿病病情得到了改善或者使用了某些降低血糖的藥物。

在某些情況下,過低的糖化血紅蛋白也可能表明出現了低血糖癥,這是一種可能對健康產生影響的情況。

「糖化血紅蛋白」超過多少需服藥?

在多數情況下,當人們剛剛確診為糖尿病時,他們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應該在6.5%到7.0%之間。

此時,如果他們的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并未出現顯著的升高,并且沒有合并任何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并發癥,那麼他們可以暫時不需服用任何降糖藥物。

對于那些符合這些條件的糖尿病患者,生活干預的方式往往就能有效降低他們的血糖水平,這種干預包括合理的飲食控制、適度的運動鍛煉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只要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沒有超過7.0%,這種方式就值得嘗試,然而,如果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超過了7.0%,那麼患者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降糖藥物。

如果還伴隨著其他的并發癥,那麼患者還需要使用其他的藥物來干預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患者可以依據自身的病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多長時間復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比較好?

糖化血紅蛋白的復查間隔時間因人而異,具體如下:

對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每3~6個月復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是可以的。如果血糖控制效果不佳,應每2~3個月復查一次。

如果糖化血紅蛋白檢查用于篩查糖尿病并發癥,一般1~2年復查一次即可。

具體的檢查時間間隔,應以醫囑為準。

如何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

健康飲食

選擇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包括多種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魚類、豆類和低脂乳制品,避免高糖和高脂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規律運動

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行等,可以促進胰島素的敏感性,幫助控制血糖,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并結合力量訓練來增加肌肉質量。

根據醫生建議進行藥物治療

對于糖尿病患者,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開具藥物來幫助控制血糖,如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注射,按照醫生的指導,準時服用藥物。

定期監測血糖

定期檢測血糖水平,了解血糖控制的程度,這可以幫助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的治療方案,與醫生一起制定并嚴格遵守血糖監測計劃。

4個生肖女人!一輩子都被「寵壞了」,有錢花少操心:60歲也不顯老
2023/07/02
心酸!「越老越孤單」的5大生肖,不愁吃不愁穿「身邊卻沒有子女陪伴」
2023/07/03
女人過了50就放棄「黑長直」!換上這4種髮型,減齡時髦有氣質
2023/06/06
農歷七月鬼節!千萬不要穿這個「顏色」的衣服 容易招陰走霉運
2023/07/20
晚年「對老婆極好」的3大生肖男!不捨得讓老婆受累 「相互扶持」一生不離不棄
2023/07/23
持家有方又帶財!「最會管錢」的3大生肖女,錢交給他們管「錢管越多日子越旺」:最佳賢內助
2023/06/30
出生就注定!農曆生日「這3天」的人 好運降臨「想不富貴都難」快接福
2023/07/18
面膜撕開就敷臉上?很多人都做錯了,面膜再貴白搭,之前都白敷了
2023/06/07
命裡有金!「脾氣很差卻很旺夫」的4大生肖,一生不缺錢不缺愛
2023/07/20
吉星入命!這「8個日子」出生的孩子不得了 男孩招財「女孩帶福」家裡有的快接吧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