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丹麥球員屈膝發球的羽毛球發球高度1.15米的規則,能走多遠?
2022/06/13

2017年11月,世界羽聯做出決定,對羽毛球賽事的發球高度進行改變,從原來的擊球點不得過腰,變為擊球點不能超過1.15米。

世界羽聯之所以討論通過發球新規,其初衷是為了公平。

以前的規定是發球不能過腰,但實際上球員身高千差萬別,既有安賽龍(1米94)、科爾丁(2米)這樣的大個子,也有奧園希望(1米55)、山口茜(1米55)這樣的矮個子,同樣是腰部,相差卻有40-50厘米。

這讓很多身材高大的選手占盡便宜,矮個子選手則很吃虧。安賽龍就曾經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視訊,用蹲地發球和跪地發球等搞笑的姿勢調侃世界羽聯,以表達對新規的不滿。

2018全英賽激戰正酣,而本次全英賽也開始執行1.15米的發球高度新規。

從現場來看,發球裁判員判定1.15米高度的裝置是在發球裁判的視線前方放上一根金屬立柱,上方有片透明的壓克力板,板上有條與地面平行的黑線,距離地面1.15米,發球裁判坐在座位上看過去,發球者球拍擊球瞬間不得超過這條黑線。

這個高度究竟限制了誰?

當然,這一新規早在幾個月以前就已經通知到各個國家協會,中國羽毛球隊在今年年初陵水冬訓的時候就已經特別制作了一個1米10的桿放在網前,讓隊員適應新的要求。看了2018全英賽男子單打半決賽中國隊石宇奇對陣韓國名將孫完虎的比賽,從業余角度和運動員發球姿態來看,并不能看出1.15米的發球高度對這兩位男子單打球員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看了2018全英賽女雙半決賽,丹麥女雙尤爾、佩爾森對陣日本女雙松本真由、若萊永原的比賽,才覺得1.15米發球高度好像就完全針對丹麥的,丹麥球員發球都需要屈膝來降低發球高度了,而日本球員仍然直立站立發球。好在丹麥球員憑借技高一籌的實力,最終拿下了比賽。

全英賽女雙半決賽丹麥球員屈膝發球

全英賽女雙半決賽日本球員正常站立發球

固定1.15米的高度為羽毛球比賽的發球最高高度限制,我認為這對身材高大的運動員,絕對不利,也不公平。

如果考慮為了比賽公平,那干脆羽毛球比賽也按照身高、體重設定參賽級別來的更公平和直接。

所以,我認為,羽毛球比賽發球高度1.15米的規則,走不遠!

大家怎麼看,歡迎發表自己的觀點!

狂造25分慘案!雙探花轟50+17,懷特16中9,米切爾33+6+5獨木難支
2024/05/08
50分19籃板8助攻!米切爾獨木難支,22歲探花秀崛起,懷特太強了
2024/05/08
完敗!米切爾33+6+5,塔圖姆19中7,馬刺舊將立功,騎士認清現實
2024/05/08
25分大勝!綠軍1-0騎士!塔圖姆拉胯,米切爾空砍33+6+5
2024/05/08
騎士提前3分42秒放棄比賽:米切爾33分被迫打卡神情沮喪 綠凱1-0
2024/05/08
完勝!塔圖姆18+11,米切爾25中12,感謝馬刺,東部要大結局了
2024/05/08
25分大勝!聯盟第一勢如破竹,米切爾空砍33+6+5,雙探花合砍50分
2024/05/08
7記三分,25分大勝!塔圖姆拉胯之夜,馬刺舊將拯救綠軍
2024/05/08
官宣!穆雷被罰10萬不禁賽,戈貝爾當選DPOY,尼克斯中鋒賽季報銷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