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個神秘而浩瀚的存在,它包含了無數的星系、恒星、行星和其他奇妙的天體。人類作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一直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從古至今,人類不斷地觀測、研究和探索宇宙,希望能夠揭開它的奧秘,甚至有一天能夠跨越星際,到達其他星球或者星系。
然而,科學家們在不斷地發現和證實一些令人絕望的事實:宇宙正慢慢地「鎖死」人類的活動范圍,讓我們無法真正地走出太陽系,更不用說到達其他銀河了。這些事實就像一把把無形的枷鎖,將人類束縛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里,讓我們無法自由地探索和征服宇宙。
那麼,這些枷鎖究竟是什麼呢?為什麼它們會限制人類的活動范圍呢?有沒有辦法突破這些枷鎖呢?本文將從物理學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問題。
我們都知道,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約為每秒30萬公里。按照這個速度,光可以在一年內走過9.46萬億公里,這個距離就叫做一光年。我們用光年來衡量宇宙中天體之間的距離,因為其他單位都太小了。
但是,即使用光年來衡量,宇宙中的距離也是驚人的。比如說,最近的恒星比鄰星距離我們大約4.22光年;銀河系的直徑大約10萬光年;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大約465億光年。這些數字對于我們來說幾乎無法想象。
如果我們想要到達這些地方,就需要以光速或者接近光速的速度飛行。
然而,根據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任何有品質的物體都不能達到光速,只能無限接近光速。而且,越接近光速,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如果要讓一個飛船達到光速的99%,就需要消耗相當于整個太陽品質的能量。
顯然,這對于人類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我們能夠制造出比現有飛船速度更快的飛船,也不可能超過光速。以目前人造飛行器——旅行者1號為例,它的速度大約是每秒17公里。按照這個速度,要到達比鄰星需要花費7.6萬年,要到達銀河系的邊緣需要花費5.8億年,要到達可觀測宇宙的邊緣需要花費2.7萬億年。這些時間都遠遠超過了人類的壽命,甚至超過了人類文明的歷史。
因此,光速就成了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個枷鎖,它讓我們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到達宇宙中任何一個地方,只能在太陽系內部活動。
如果光速是一個固定的枷鎖,那麼宇宙膨脹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枷鎖。宇宙膨脹是指宇宙中的空間正在不斷地擴張,導致宇宙中的天體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這個現象是由哈勃在1929年發現的,他觀測到了遠方星系的紅移,表明這些星系正在遠離我們。
根據目前的觀測和理論,宇宙膨脹不僅存在,而且還在加速。這意味著,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我們將無法看到除了本星系以外的任何星系,因為它們都會超出我們的視界。屆時,宇宙中的每一個星系都將成為一個孤島,而星系中的生命、文明都將會被永恒地「鎖死」于其中直到永遠。
如果人類能夠延續到那個時候,活動范圍也就僅限于銀河系了,因為在銀河系之外壯美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虛空。
因此,宇宙膨脹就成了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二個枷鎖,它讓我們無法真正地接觸到其他星系和文明,只能在本星系內部活動。
如果光速和宇宙膨脹是兩個外部的枷鎖,那麼熵增就是一個內部的枷鎖。熵增是指一個封閉系統中的熵(無序度)總是趨向于增加,直到達到最大值。這個定律反映了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即從有序到無序,從低熵到高熵。
這個定律對于人類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所依賴的一切能源都是基于熵差(有序度差)而產生的。比如說,太陽能、風能、水能等都是利用了溫度或者壓力等物理量的差異而轉化為可用能量。而當熵增達到最大值時,這些差異將會消失,所有能量都將變成均勻分布的熱能,無法再進行任何有效的工作。
這就意味著,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整個宇宙將會變成一個溫度相同、壓力相同、密度相同、沒有任何結構和變化的「熱寂」。屆時,宇宙中的一切生命和文明都將無法繼續存在,只能等待最終的消亡。
因此,熵增就成了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三個枷鎖,它讓我們無法永遠地維持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活動。
人類能否突破枷鎖?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類探索宇宙的活動范圍受到了三個方面的枷鎖:光速、宇宙膨脹和熵增。這些枷鎖都是基于物理學的基本定律和觀測事實,不是人類能夠輕易改變或者忽視的。它們讓我們無法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和能量內實現我們對宇宙的無限探索和征服。
那麼,人類能否突破這些枷鎖呢?目前,有一些科學家和思想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方案或者設想,比如利用相對論中的鐘慢效應或者蟲洞來實現超光速旅行,或者利用弦理論中的「弦」來開啟平行宇宙(相鄰宇宙)的通道,或者利用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來實現超距通信等等。
這些方案或者設想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邏輯推理,但是也都存在著很多的困難和不確定性。比如說,要制造一個城市大小的飛船并且將它加速到接近光速需要消耗多少能量?要制造一個人工可控的引力波并且扭曲空間需要多少技術?要突破「弦」并且進入平行宇宙需要多少條件?要實現量子糾纏并且保持穩定需要多少精度?
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也沒有一個可行的實驗。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會找到一種方法來突破這些枷鎖,也許這些枷鎖本身就是不可逾越的。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保持對宇宙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因為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和源泉。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