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女士在洗頭不到兩小時后,覺得自己有點感冒了。而僅僅一天后,她的整個臉部出現了嚴重的過敏反應, 頭皮上布滿了水泡,疼痛難以忍受,趕緊前往醫院就診。經檢查她患有 嚴重的接觸性皮炎,元兇竟是她用的洗髮水。
房女士使用的是一款名為 「一洗黑」的洗髮水,售價高達168元。產品包裝上標明,這瓶洗髮水由純天然植物制成,安全無副作用,僅需5分鐘即可將白髮染黑。
後來經藥監部門執法人員調查,這款洗髮水中含有 對苯二胺和間苯二胺這兩種致癌物質,后者是一種工業染料,嚴禁在化妝品中使用。
對此, 武漢市中心醫院皮膚科主任高英提醒,目前市面上的染髮劑主要有三種:合成染髮劑、天然染髮劑、無機染髮劑。其中, 無機染髮劑,也就是「黑色染髮劑」,對人體健康傷害最大。
黑色染髮劑 含有較多的重金屬離子,例如鉛、銅、鐵等,頻繁使用很 容易導致重金屬積蓄中毒、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損害等健康問題。一般建議 一年至多染2次頭髮,每次間隔至少半年,而 頻繁染髮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英國醫學雜志》上一項由美國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等機構的聯合開展的研究證實, 永久染髮劑與皮膚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的數據最終包含了 117200名女護士的信息。在長達 36年的隨訪時間中,這些護士每兩年都會接收到問卷調查,其中涵蓋了多個方面的問題,包括是否使用染髮劑、染髮的頻率以及是否曾患癌癥。
在對患癌率、癌癥類型、因癌死亡率等數據進行分析,并排除了年齡、種族、自然髮色、體重指數、尼古丁及酒精攝入量等混雜因素,最終結果顯示:
1、使用永久染髮劑的女性較未使用者皮膚基底細胞癌發病風險略有增加。尤其是天生頭髮顏色較淺的女性,發病風險增加6%。
2、使用永久染髮劑的女性較未使用者乳腺癌風險有所升高。使用頻率和劑量與發病率呈正相關,每增加50次染髮,發病風險可能增加1%-2%。
3、使用永久染髮劑的女性卵巢癌風險較未使用者高出21%,且發病率與染髮劑的使用劑量呈正相關。
4、使用永久染髮劑的女性中,擁有天生深色頭髮的人患霍奇金淋巴瘤的風險增加了289%。
此外,過往一些研究也發現了染髮與癌癥發生之間的聯系。美國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 長期染髮的女性,超過1/3的人會患上淋巴瘤;美國癌癥學會另一項調查表明,與不染髮女性相比, 染髮女性患白血病的風險高3.8倍。
上述研究結果提醒我們,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要關注健康,審慎選擇美容產品,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
陸軍軍醫大學皮膚科博士鐘華表示, 從成分上來看,不同價位的染髮劑之間 并沒有明顯區別,幾乎都含有雙氧水和苯丙胺。
而貴價染髮劑的優勢,可能在于 載體配方不同,體驗感會略勝一籌,如染髮后頭髮相對不毛躁,或是染髮過程中不會有刺鼻異味。
但無論便宜還是貴價,只要是 正規廠家出產的合格產品,在染髮效果和安全性上都相差不大,貴價染髮劑也沒有什麼絕對優勢,因此, 并非說越貴越好,還是需要根據個人需求和髮質來選擇,并確保遵循使用說明以減少潛在的風險。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何在追求美麗的同時保證安全健康,我們都需要充分學習。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皮膚科教授楊希川提醒,除了致癌風險外, 染髮還需注意3大風險:過敏、損傷髮質、重金屬中毒。
過敏和損傷髮質不必贅述。由于染髮劑中允許添加一定量的重金屬,如汞、鉛等,一些 不合規或品質差的染髮劑可甚至含有超過標準的重金屬成分。因此,若長期反復使用這種染髮劑, 可能會導致重金屬中毒的風險,需要高度警惕。
另外,即便是合格產品,在染髮過程中,也不能掉以輕心,有2個細節需要注意:
1、控制頻率
在家染髮或拉直確實非常便捷,許多人經常自行嘗試不同的髮型和顏色。
然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楊淑霞提醒,頻繁的操作可能使頭髮變得更加脆弱,容易斷裂和損傷,也可能導致頭髮失去光澤,變得毛糙和分叉。 建議一年內染髮或拉直的次數不要超過兩次,以確保頭髮能夠保持健康和自然的狀態。
2、6類人不適合染髮
北京化工大學博士、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工程師褚昱昊提醒, 頭皮和皮膚敏感、皮膚受損、孕婦、哺乳期婦女、老人、肝腎不好等人群,盡量不要染髮,以免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影響健康。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市面上 所謂的「一洗黑」產品,很可能比普通染髮劑危害更大。
很多「一洗黑」產品并非由正規大品牌生產, 大多未獲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文號(「國妝特字」),產品品質堪憂。若高頻率的使用,可能會增加過敏反應和對身體造成損害的風險,因此,應盡量避免使用。
染髮不僅涉及外貌美化,更關乎我們的健康和安全。因此,購買任何美容產品的消費者都應慎之又慎,以保護自己的身體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