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今年65歲,退休后一個人在老家生活,每天過得別提多快樂了。在飲食上完全不控制自己,想吃什麼吃什麼,還時不時約上好友外出旅游。
去年體檢時,李大爺被查出甘油三酯水平過高,但他并沒有太當回事,認為上了年紀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小毛病。但近幾個月來,他時不時會有頭暈、視物模糊的癥狀,去醫院再次檢查發現甘油三酯比正常值高了3倍多。
醫生叮囑他不僅要按時吃藥,平時飲食也要注意控制,不能再保持之前那種想吃什麼吃什麼的心態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干預,李大爺體內的甘油三酯水平果然下降了。
甘油三酯是血液內的一個脂肪指標,平時吃下去的食物,部分會被身體消化作為能量,部分則會轉換成甘油三酯儲存在肝臟內的脂肪細胞內,之后為身體各個臟器提供能量。
一般情況下,甘油三酯升高的診斷標準有三個范圍:
<1.7mmol/L為適當水平
1.7~2.25mmol/L為邊緣性升高
≥2.26mmol/L為高甘油三酯血癥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三病區主任醫師唐閩指出,高甘油三酯血癥可分為原發和繼發兩種,前者主要與遺傳因素相關,后者則與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疾病等因素相關,如酗酒、內分泌疾病、腎臟疾病、其他系統疾病等。
高甘油三酯血癥可能會引發多種慢性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和急性胰腺炎,同時還與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慢性腎臟病等多種疾病存在關聯。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銘提醒,如果是首次發現的甘油三酯水平在5.6 mmol/L以下,但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都是正常的,且沒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不適,則可以暫時不用吃藥,先控制飲食,三個月后再復查。一旦甘油三酯的水平超過了5.6 mmol/L時,則要盡快使用藥物治療,否則容易引發急性胰腺炎。
血脂升高是誘發心梗、腦梗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又以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指標最為危險。但這并不代表甘油三酯升高就不需要重視,該指標異常上升同樣會導致動脈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
我國學者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志》一項研究結果指出,與甘油三酯水平小于1.02mmol/l的人相比,大于1.66mmol/l的人,發生心梗風險增加59%。
日常生活中,以下5類人群尤其需要關注自己的甘油三酯水平,有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史、有三高/肥胖/吸煙史的人、家族內有早發性心血管病史、家族內有高血脂病史以及跟腱增厚/皮膚肌腱出現黃色瘤的人群。
北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汪芳表示,人體內的膽固醇30%來自于食物、甘油三酯則有70%來自于飲食,長期保持不良的飲食習慣,很容易誘發甘油三酯、膽固醇上升。
因此,不想甘油三酯飆升,以下4種食物盡量少吃
高膽固醇食物
高膽固醇食物內的脂肪含量很高,長期攝入容易誘發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常見的動物內臟、動物腦均屬于高膽固醇食物。
精制米面
如饅頭、白面、米飯、粥等食物,這類食物內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長期大量攝入會導致身體熱量攝入過剩,這些多余的熱量會轉換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容易引起甘油三酯上升。
高糖食物
添加糖攝入過量,多余的糖分會在體內轉換成內源性甘油三酯,增加血脂異常的發生風險,建議日常少吃甜食、少喝飲料。
酒精
酒精會給體內的甘油三酯水平帶來明顯影響,引起會影響脂質的合成速率,同時還會降低脂蛋白酶活性,導致甘油三酯無法正常降解,誘發高甘油三酯血癥發生。
甘油三酯水平異常上升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調整日常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在調整后指標依舊無法下降的話,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考慮服藥進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