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與王重陽在活死人墓中看到了重陽真人的遺言,他刻著「重陽一生,不弱于人」,但王重陽哪里做到了一生不敗?至少從三部曲透露的信息來看,王重陽至少是輸給了林朝英和斗酒僧這兩位高人的,所以所謂的「重陽一生,不弱于人」其實水分十足。
而金庸筆下的另一位高手也自稱一生不敗,那人便是「劍魔」獨孤求敗,王重陽尚且沒能做到一生不敗,獨孤求敗又是如何做到的?
(王重陽、林朝英劇照)
如果他不是自吹自擂的話,書中是否有合理的解釋?
要論金庸全書最狂之人,非獨孤求敗莫屬,畢竟除了他之外,從來沒有人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定為「敗盡天下高手」。
他在劍冢中刻下的遺言更是將自己的狂氣展露無疑:「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殺盡仇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抗手,無可奈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
能做到三十年不敗,著實不易,因為根據楊過的推測,獨孤求敗是活躍于六七十年前的人物,別以為那是后天龍時代,青黃不接,事實上從書中的細節設定來看,這個時代同樣高手如云。
獨孤求敗要面對的不僅僅只是天龍時代尚在人間的群雄,還有射雕時代正在崛起的高手們,至于具體有哪些人則很難說。
(獨孤求敗劇照)
至少從結果來看,獨孤求敗的確是做到了一生不敗,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沒理由在臨死之前還故意寫這麼一段狂言吹噓自己。
而且即便獨孤求敗是個已死之人,無法為自己正名,他的傳人也足以證明他的強大。
楊過進入獨孤求敗的劍冢之前,幾乎已經淪為廢人,他被郭芙斬斷一臂,從讀者的視角來看,他未來的人生是一片黯淡,別說成為絕頂高手,斷了一條手臂的他要如何生存下去都是問題,斷臂意味著他過去學的一切武功都已被廢,他該如何重新崛起?
雕兄給出了答案,它為楊過叼來了不少蛇膽,起初楊過不明其是何用意,后來經過一燈大師一番解說才知道那是菩斯曲蛇膽,吃了之后能內力大增,再加上玄鐵重劍的加持,楊過的武功甚至更勝于斷手之前。
后來他又以海潮修煉法提升武藝,在「十六年前」的部分,楊過便已達到了「無敵于天下」的程度。
再看風清揚與令狐沖,他們與楊過不同,他們沒能邂逅雕兄,不知道以蛇膽提升內力,但他們卻得到了獨孤求敗的劍法,即獨孤九劍。
(楊過、小龍女劇照)
這套劍法有多精妙?無須去解釋所謂的破箭式、破氣式、破掌式、破劍式各有什麼功能,你只需看風清揚提到的獨孤求敗的作戰風格就能感受到這套劍法的強大。
原著道:「 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創制這套劍法的獨孤求敗前輩,名字叫作‘求敗’,他老人家畢生想求一敗而不可得,這劍法施展出來,天下無敵,又何必守?如有人攻得他老人家回劍自守,他老人家真要心花怒放,喜不自勝了。」
獨孤求敗的風格就是進攻,進攻,還是進攻,別以為他是個莽夫,細品就會知道他的恐怖之處,一個能夠讓敵人不得不防守,甚至毫無機會還擊的對手,他的實力該有多強?他說自己能夠做到一生不敗,似乎也合情合理。
等于說楊過只是得到了獨孤求敗的修煉方式以及佩劍,風清揚和令狐沖則只是得到了獨孤求敗的劍法,他們所展現的實力都還只能算是獨孤求敗的一部分,將修煉方式、佩劍、劍法結合在一起,才是獨孤求敗完整的實力,很難想象這位前輩到底有多強。
不過即便是再強的人,也難以做到敗盡天下高手吧?就好比《天龍八部》時代百家爭鳴,高手何其多?但哪一個敢說自己能敗盡天下高手?
而要解釋獨孤求敗的戰績其實也不難,不妨讓兩個強大的武林門派來告訴大家答案,那兩個門派就是丐幫與明教。
丐幫向來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幫」,他們得此名聲不僅僅是因為幫眾人數眾多,也是因為這個幫忙源遠流長,早已在武林中傳承了數百年。
(丐幫劇照)
而且丐幫歷代幫主都是頂尖高手,諸如汪劍通、蕭峰、洪七公、耶律齊等,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就連倚天時代的史火龍也能將成昆打成重傷,足見實力不俗。
而明教從表面來看是直至《倚天屠龍記》中才正式登場,也就是在元末明初時期,但你若讀過原著就會知道明教的歷史其實也是十分悠久的。
比如周伯通在介紹黃裳創作《九陰真經》的過程時就提到過這麼一段設定:「那黃裳練成了一身武功,還是做他的官兒。有一年他治下忽然出現了一個稀奇古怪的教門,叫作什麼‘摩尼教’,又叫‘明教’,據說是西域的波斯胡人傳來的。他們一不拜太上老君,二不拜至圣先師,三不拜如來佛祖,卻拜外國的老魔,可是又不吃肉,只是吃菜。徽宗皇帝只信道教,他知道之后,便下了一道圣旨,要黃裳派兵去剿滅這些邪魔外道。」
不過明教也不是北宋徽宗時期崛起的門派,張三豐就說過,明教在唐朝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等于說丐幫和明教都是武林中最享譽盛名的勢力,而且這兩個門派中高手如云,獨孤求敗怎會不知。
那麼問題來了,獨孤求敗既然想敗盡天下高手,他就理所應當會去挑戰這兩個門派的老大,可他去了嗎?
(明教劇照)
答案是否定的,要知道丐幫幫眾多達數十萬,而明教教眾也是數以萬計,如果曾經有一個自詡「劍魔」獨孤求敗的人前去挑戰了他們的幫主和教主,并且將那幫主和教主擊敗了,這消息不早就傳遍天下了嗎?怎會到了雙雕時代卻沒有一個人知曉獨孤求敗的大名呢?
這即是問題所在,從這里來看,獨孤求敗所謂的「敗盡天下高手」,多半只是挑戰了那些與他一樣游走于武林中單打獨斗是孤膽豪俠,至于那些有武林門派背景的高手,他多半是沒去挑戰的,因此他這不敗之名的含金量其實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