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之所以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它本身的致命性有一定關系。
患癌之后,五年內的生存幾率明顯變低,而且有一些癌癥在發現之后已經到了無法治療的階段,所以人們對其充滿了恐懼感。
隨著對「癌」癥狀的科普,大家對這種疾病也越來越了解,特別是它的形狀,在病發之后會有腫塊顯現出來。
最近,珺珺突然摸到自己的脖子有個腫塊,不會痛也不會癢,出于擔心,珺珺還是選擇了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醫生卻說那是淋巴惡性腫瘤!怎麼一個腫塊也沒癥狀,一查卻是惡性腫瘤呢?
身體出現了腫塊,離癌癥遠嗎?
身體莫名其妙出現腫塊有可能是增生或者脂肪瘤等良性病變,也可能是因為身體出現炎癥造成的淋巴結腫大,還有少部分可能是惡性腫瘤。
總體來說,可以從4個方面來判斷腫塊的安全性。
大小:如果腫塊大于2厘米,惡性可能較大。
活動度:如果腫塊活動度低,較難推動,惡性可能較大。
硬度:如果腫塊質地如額頭版堅硬,表面粗糙且形狀不規則,惡性可能較大。
界限:如果腫塊與周圍組織的邊界不清,表面粗糙甚至呈現菜花狀,或者形成紫黑色的凸起,惡性可能較大。
為什麼有些危險的腫塊反而不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腫塊疼痛產生的機制,腫塊疼痛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是由腫瘤浸潤機體的神經或者其他組織、器官。
很多惡性腫瘤前期不會損傷身體其他的組織,所以不會產生疼痛感,這也是為什麼惡性腫瘤一旦被發現就是癌癥后期的原因。
據統計,惡性腫瘤在其發病的過程中,約80%可以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發生。但是,也有大約20%的惡性腫瘤患者沒有疼痛發生。
危險的腫塊大多不會「喊疼」?4個部位出現腫塊,或要警惕起來
1.上臂
上臂,尤其是腋下出現淋巴結腫大,需要警惕惡性淋巴瘤或者乳腺癌轉移。其中,淋巴瘤通常是不會有痛感的。建議應盡快到醫院穿刺或切除做病理檢查,以明確病因,然后接受有針對性的治療。
2.腹部
腹部腫塊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癥狀,依據其形態分為液體腫塊和實性腫塊,而依據其嚴重性可分為良性腫塊和惡性腫塊。
腹部出現腫塊的患者通過超聲診斷和病理學檢查通常可發現腹膜后腫瘤、腹腔腫瘤、盆腔腫瘤等。
出現腹部腫塊后應當關注是否還有腹痛、腹脹、發熱、貧血等其他癥狀,最好及早前往醫院就診進行手術治療,越早診斷就越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
3.頸部
淋巴瘤最為常見的癥狀就是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局部腫塊,發生的部位多會在頸部。腫塊一般>1.5cm、質地較硬,像橡皮一樣堅韌、早期不會有疼痛感,只有異常的淋巴結腫大。一些癌癥也很容易轉移到頸部林巴結如案例中的鼻咽癌。
4.[乳.房]
[乳.房]出現腫塊,90%是良性的,但是要注意[乳.房]形狀、大小有明顯變化,或者乳頭周圍出現褶皺,乳暈凹陷、變黑,或者單側疼痛。就要注意是乳腺癌的癥狀,要及時就醫治療。
腫塊有哪些預防措施?
運動可有效減少腫瘤的發生。堅持健康的體育鍛煉,保持合理體重,避免肥胖,從而達到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效果。中老年人不適宜劇烈運動,推薦慢跑,散步,和一些輕緩的球類運動。
保持合理的飲食也很重要。例如控制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增加纖維素和維生素的攝入,多喝水,保證營養和體內水分的充足,給好身體打下良好基礎。
睡眠不僅有利于平衡內分泌,更給體內各種激素提供了均衡發揮健康功效的良好環境,良好的體內環境會降低各種病變的發生幾率。
定期體檢是預防腫塊的關鍵措施之一。通過定期體檢,可以及早發現腫塊的存在,早期治療,降低疾病的發展風險。
煙草中含有上百種有害物質,吸煙更是誘發多種癌癥的高危因素,而酒精可增加乳腺癌、腸癌、肝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病率。想要身體健康,不管煙還是酒都盡量少碰。
我們能夠保持好的心理狀態,對于提高人的免疫功能,使得整個機體的免疫功能能夠處于平衡的狀態,疾病就會遠離你了。所以心情非常的重要。
控制好自己的體重,身體有太多的脂肪是會增加患上大腸癌、腎癌、肝癌患病幾率的。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對降低患癌幾率有積極的意義。
總之,在發現身上出現腫塊時,我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進行體檢和從醫院進行診斷。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注意預防患癌的風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遠離疾病的困擾。
延伸閱讀:不痛不癢vs會痛的腫塊哪個更危險?
痛和不痛哪個危險在于是否惡變,良性的絕大多數不會惡變,很少復發,生長緩慢對機體影響較小。但這并不是說良性沒有危險。
相反有些良性對人體危害很大必須密切關注。其次關注良性的惡變傾向。有些良性會發生惡變一旦變成惡性其后果與惡性相同。
如果這個腫塊不痛且活動性較差,那麼它可能是惡性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身上有這些不痛的腫塊,務必盡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腫瘤有良惡性區分,在發現腫物后不需要過度緊張、自己嚇自己,盡早去醫院檢查,才能及時明確腫物的性質。特別是發生在乳腺內的腫塊,更不能武斷的判斷是乳腺癌,它還有可能是生理或病理性乳腺增生,所以及時檢查才是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