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一直在聊S30賽季的版本之子,今天,則想給大家說一下S30賽季的「版本棄子」,他們要麼是勝率墊底,要麼就是綜合數據極其拉跨,不太適合沖分,屬于急需加強的英雄。
①對抗路
在對抗路的頂端局數據榜里,程咬金屬于獨居一檔的存在,勝率僅有44.76%,出場率更是不過4%。
不僅冷門,還相當難贏。
確實,S30賽季的坦克集體起飛了,但也不是人人都吃到紅利的,主要還是得看坦克的團戰價值。
如白起和呂布,前者是發育極快,后者是能無視前排跳后排,無論是對線期,還是打團時,都有體現突出的戰略價值。
反觀程咬金,他的最大短板就是無控制,肉是挺肉的,但也留不住人,難以跟隊友打配合,最重要的是,現在坦克越來越強了,程咬金根本刮不動人。
以前戰士強的時期,程咬金還有單殺機會,現在到處都是坦克,使得程咬金對線根本不占優,就更別提大家都知道帶斬殺來克制他了。
不過,程咬金在中低分段里,還是有不錯的表現的,畢竟中低分段的玩家不知道強抓對抗路,保護意識也相對薄弱,甚至制裁夢魘都不樂意出,使得程咬金也能發育起來。
以上是程咬金的全分段數據,主要來自于鉑金鉆石分段,各方面數據不算差。
相比之下,羋月才是真的慘。
羋月在所有的數據榜單里,包括中低分段,出場率都不超5%,已經逐漸被大家所淡忘了。
不詳征兆的加強,使得依賴普攻的羋月被迫「躺槍」,野區的改動,大幅度提升了反野的難度,使得羋月難以入侵野區,還有坦克的加強,讓羋月很難切人。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同學會問。
「坦克加強了,選擇羋月對線不是很舒服嗎?」
確實是舒服了一點,不過,就如我前面所說的,坦克加強的根本影響,是導致團戰的容錯率直線提升。
畢竟對線期是短暫的,即便羋月前期能欺負人,但只要隊友不懂滾雪球,或者對面一點機會都不給,甚至直接出不祥征兆+永夜守護兩件套,那越拖后期羋月就越尷尬,還會讓自家打團少一個前排。
其實,羋月的加強方向,也相當簡單,就是把被動觸發法球的機制重新生效,使得羋月可以多利用烏鴉來打傷害,而不是只能一直A。
②輔助
以上是蔡文姬的頂端局數據,勝率僅有44.99%,排在了輔助榜的墊底位置。
蔡文姬挨了版本的兩大刀。
第一刀,星泉的改版,讓輔助想打對線時,都會下意識出星泉,不斷的補充移動大血包,讓隊友不死不回家,這也變相的掩蓋了蔡文姬的奶人價值。
(順帶一提的是,在前期,星泉一口奶有800+,是蔡文姬的兩倍)
第二刀,坦克的強悍,使得選出蔡文姬的一方,就注定要少一個前排,打團自然就沒有那麼高的容錯率了。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坦輔可以裸不祥征兆這件「版本神裝」,不僅如此,就連同為軟輔的孫臏,桑啟,瑤和明世隱都能第一時間出。
而蔡文姬則只能裸圣杯拼命的堆Ap,這也導致她無法吃到版本紅利。
試想一下,自家射手都被對面的不祥征兆減了50%攻速,而對面射手卻安然無事,此消彼長下來,蔡文姬的處境就非常尷尬了。
歸根到底,還是機制設定的問題,作為一名輔助,是不應該純靠Ap來撐強度的。
③打野
以上是典韋的頂端局數據,再創新低,僅有42.87%。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同學會問。
「坦克加強了,典韋有真傷,不應該嘎嘎亂殺嗎?」
其實,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典韋的真正困境,他是普攻型英雄,最怕的東西就是控制,而坦克加強就意味著控制變多了,也會讓典韋難以進場,就更別提不祥征兆的克制了。
最重要的是,典韋確實有真傷,但持續并不久,還得開大才行,這也導致典韋依賴CD依賴繞后,巔峰賽都是人精,又哪有這麼多機會給你繞后呢?
所以,大家拿典韋去克制多前排陣容,并不會太理想,反而容易被控到死,大招都開不出來,還不如拿娜可露露來回拉扯,利用附帶最大生命的百分比傷害來絞肉。
或許典韋想真正的站起來,還得期待專精裝。
④中路
以上是甄姬的頂端局數據,勝率同樣只有42.57%。
甄姬的問題,主要是大招會被阻擋,在前排越來越多的版本里,很難打出理想團控,再加上腿短且傷害不穩定的缺陷,使得她極其難融入高分段。
不過,甄姬在中低分段的表現還不錯,操作難度低的優勢和敵人喜歡扎堆大亂斗的獨特環境,讓她即便高分段難受,也不至于徹底冷門。
相比之下,周瑜才是真的難受。
周瑜在三大榜單里,出場率都沒有超過3%,注意,是3%都不到,而他勝率更是只有48%左右。
周瑜挨了版本的兩大刀。
第一刀,坦克加強,讓他的慢熱傷害越來越不明顯,即便鋪滿火,也大機率只能給前排撓癢癢,還得時刻提防被先手控死。
第二刀,海月和姜子牙的強悍,對陣地型法師來說,是慘痛的打擊,不僅傷害差別大,還會無線放大周瑜的腿短問題,最重要的是,他倆的守家能力還很頂,也變相的限制了周瑜的推進能力。
周瑜的加強方向,可以適當加點傷害,或者給大招新增絞肉機制,像孫策的大招那樣,可以減敵人的抗性,讓周瑜不至于在坦克版本里,過于難受。
⑤發育路
以上是馬可波羅的頂端局數據,勝率僅有45.79%,排在了墊底位置,比更新前少了3%。
馬可波羅挨了版本的三大刀。
第一刀,攻速閾值的改版,對于馬可波羅來說,用處真心不大,畢竟他得依靠特定攻速來增加子彈數量,但其他射手卻狠狠的吃了一波紅利,如黃忠,后羿和戈婭。
「同行」的加強,就是對自己的最大降溫。
第二刀,策劃為了避免部分英雄會因為攻速閾值的移除而超標,所以,提前降溫了影刃和閃電匕首,都下調了5%攻速,對其他射手而言,影響也不大,但馬可波羅卻再次「躺槍」了。
第三刀,不祥征兆的加強,提升了20%減攻速效果,讓強勢期原本就拖慢不少的馬可波羅,雪上加霜,后期甚至難以維持180%攻速。
當然,馬可波羅的出場率依舊很高,畢竟他好活下來,游戲體驗起碼是好的,所以,整體來說,馬可波羅還是能玩,只不過會更考驗玩家的操作水平。
順帶一提的是,馬可波羅的出場率已經有下降趨勢了,基本上每天3%這樣往下掉,估計是很多玩家都發現他很難贏,都選擇了放棄。
值得一提的是,比起馬可波羅,艾琳其實更像「版本棄子」。
在48.22%勝率的前提下,出場率卻僅有3.1%,屬于獨居一檔的存在,反觀「老村長」成吉思汗,即便出場率也很低,但勝率可是在53%以上的,足以證明,艾琳的「真愛黨」都秀不動了。
艾琳的問題,最主要還是打肉太慢了,再加上發育周期過長,使得她在S30賽季里格格不入,畢竟有這麼多資源,養后羿或者魯班七號的回報明顯更大一些。
艾琳的加強方向,可以讓她像戈婭那樣,大招附帶目標已損生命的斬殺傷害,讓艾琳收割起來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