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計算發現,銀河系或有1億個外星文明,為何人類卻找不到?

加油娜娜酱 2023/05/03 檢舉 我要評論

人類從古至今一直在尋找外星文明的存在,但是未曾獲得直接證據。盡管如此,許多科學家認為外星文明是存在的,他們使用科學方法來估算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數量。

眾所周知,我們所居住的銀河系中擁有數千億顆恒星,每顆恒星可能都繞著行星圍繞著運轉(想象一下我們的太陽系)。因此,每顆恒星周圍都可能有一顆行星,并且有可能是像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的行星。在這個基礎上,科學家使用了德雷克方程式(Drake equation) 來估算宇宙中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數量。

德雷克方程式是一個由弗蘭克·德雷克( Frank Drake)在1960年提出的數學公式,它可以用來估計銀河系中發達的外星文明數量。德雷克方程式基于以下參數:

1. N: 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數量。

2. R*: 在銀河系中恒星形成速率。

3. fp: 恒星附近適宜的行星數量。

4. ne: 每個適宜的行星具有適宜的環境以支持生命的機率。

5. fl: 具有適宜環境的行星上產生了生命的機率。

6. fi: 產生了生命的行星上產生了智能文明的機率。

7. fc: 智能文明地使用無線通信技術的機率。

8. L: 使用無線通信技術的智能文明的壽命。

通過這個方程式,科學家可以計算到銀河系中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數量,用數字表示為 N。不同的科學家使用不同的參數來估算宇宙中外星文明的數量,因此估算結果也不同。

例如,一個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對德雷克方程式的計算,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存在1億個外星文明,這些文明被分布在各個星系中,而我們僅僅發現了小部分。另一份研究發現,銀河系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數量可能比1億還要少,因為科學家目前還沒有能夠準確預測每個參數的值。

盡管估算結果不同,但是科學家們意識到,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數量是驚人的。即使只有一個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估算結果也表明宇宙中可能存在數百萬個外星文明。

不過,科學家們也認識到一個事實:估算宇宙中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數量并不等同于直接證明它們的存在。我們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外星文明的存在。因此,科學家們需要使用各種工具和方法來尋找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例如從銀河系中發射無線電波,以便我們去偵測和分析它們是否存在。

既然在銀河系中可能存在上億個外星文明,但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存在,他們又在哪里呢?為什麼我們人類自從有了無線電近百年的歷史都沒有探測到他們,難道是在探測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錯誤嗎?

自從人類開始意識到宇宙的存在和無限可能性,我們就一直試圖找到外星人的證據。我們努力地搜索,觀察并尋找宇宙中其他文明的存在,但我們仍然沒有找到任何明確的證據來表明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

為什麼我們如此難以找到外星人呢?有許多因素影響著我們的尋找,包括科技、金錢和觀測方法。但有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在驅使我們不斷地努力尋找這些存在的證據。

首先,宇宙之大幾乎是無法計算的。我們現在只能夠探索到近鄰星系中的生命跡象。因此,我們試圖從我們所知道的這些星系中推測出整個宇宙其他地方的生命存在情況是非常困難的。雖然我們通過了一些重大的里程碑,但我們還是相對地對宇宙知之甚少,這使得我們尋找外星人更加困難。

因此距離也就成為了我們無法找到外星人的一個重大阻礙。大家反觀我們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保守估計大約有10萬光年左右,10萬光年又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如果想要按照光速從銀河系的一端飛到另一端,需要10萬年的時間,更何況現在的人類根本無法打破光速,因為愛因斯坦曾經在相對論里明確指出,任何有禁止品質的物體都不可能打破光速的限制,30萬km每秒的光速似乎就成為了宇宙之間的一個阻礙。

所以科學家大膽的推測,外星文明非常有可能存在,但是由于遙遠距離的限制,使得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到他們那里。

當然按照現有的物理理論,科學家也給出了兩種可以打破光速的方法,第一種就是量子糾纏。第二種就是蟲洞的建立,我們先來說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一種特殊的現象。在量子力學中,粒子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典物體,而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觀粒子,而這些粒子之間就有可能產生量子糾纏現象。

量子糾纏現象是指,當兩個或多個粒子之間存在糾纏關系時,在一方狀態被測量之前,這些粒子之間的狀態將無法確定。換句話說,一方的測量結果會影響另一方的狀態,即便這兩個粒子在空間上可能相隔甚遠。

在量子糾纏中,兩粒子間的糾纏態是通過量子疊加來實現的。疊加態中包含了兩個或多個波函數的線性組合,當其中一個粒子被測量時,其余的粒子的狀態就會發生改變。

量子糾纏在科技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量子通信。由于量子糾纏的瞬間傳遞作用,使得雙方可以通過量子糾纏來進行加密通訊,從而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同時,量子計算機的設計也基于量子糾纏的原理,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比傳統計算機更復雜的運算。

然而,盡管量子糾纏在科技領域中具有極大的價值,但其基本原理仍然有許多難以理解的地方。此外,量子糾纏的物理實現也十分困難,需要復雜的實驗條件和設備。

當我們了解量子糾纏的原理以后,我們就會發現似乎量子糾纏也就成為了人類突破宇宙光速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現在我們面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在遙遠距離的兩端建立兩個可以相互糾纏的粒子。

有人說可以在一個地方同時建立兩個粒子,然后把其中的一個粒子傳輸到遙遠的宇宙。那麼此時又產生了一個問題,如何去運送其中的一個粒子呢?這是不是又受到了光速的限制?

在科學界另外一個突破光速限制的辦法就是蟲洞的建立,在之前的話題中,我們曾經提到過蟲洞是由黑洞和白洞建立的。黑洞進去,白洞出來。

2019年4月10日,人類首次拍攝到黑洞的畫面。黑洞已經被愛因斯坦在百年以前精準預測。但是到目前為止,白洞卻依然是一個假想概念。

到現在為止,我們仍然沒有找到任何白洞的身影,所以蟲洞是否可以真的建立?一直是人類的一個疑問,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蟲洞真的被發現了,那麼人類就可以利用蟲洞從宇宙的一端快速的穿越到宇宙遙遠的另一端。

當然找不到外星人,不只是距離的限制。

其次,我們搜索的范圍也是非常有限。雖然我們使用的望遠鏡和科技可以幫助我們觀測外太空中的物體,但是我們只能看到一小部分。而我們搜索外星人的范圍,遠遠小于我們觀測宇宙的范圍。

此外,在我們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自己的偏見和心理的影響。有些人即使見到了外星人的證據,也可能會因為自己的信仰、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等原因而拒絕接受這些證據。因此,我們需要更加客觀和開放地看待這個問題,否則我們將會失去觀察宇宙的機會。

我們不應該小看外星生命的發展條件。雖然我們相信宇宙中存在著可能與我們不同的物種,但是我們相距星際距離,生命的崛起和文明的發展需要數千年的時間。換句話說,我們仍然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來展示這些崛起的文明理論。

雖然人類在過去數十年中一直在探索宇宙和尋找外星人,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尋找外星文明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隨著技術和觀測方法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搜索范圍和機會也在不斷地擴大。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嚴謹客觀地分析數據,排除偏見和觀察誤差,并始終保持好奇和開放的態度。如果我們最終能夠找到外星文明,對人類和維度的影響將是無法想象的,所以這個探索的道路值得我們繼續前行。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