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植物,很多人都十分喜愛,因為它們或是長得很好看,可以觀賞;或是有著食用價值,可以作為野菜食用;又或者是藥用植物,可以作為草藥治病;再不濟也可以作為綠化植物。
不過,有些植物缺因為特殊的外形,被人們所討厭,以至于人見人罵,人見人怕。本期,我就給大家分享一種有趣的植物,這種植物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曾作為過暗器使用,同時它的名聲也不是很好,很多人在小時候還都被它扎過,對它十分的厭惡,卻不知它的價值極高。
古代江湖的暗器
這種植物就是「蒺藜」,名字讀起來和「吉利」的音很像,實則一點都不吉利,反而在我國古代被視為不吉利的植物。在《詩經》當中,蒺藜就被視為惡草,并被叫做「茨」,而茨在古代就是可惡和羞恥的代名詞。
《詩經·鄘風·墻有茨》里就這麼寫蒺藜的:
墻有茨,不可掃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墻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詳也。所可詳也,言之長也。
墻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所可讀也,言之辱也。
不僅是《詩經》,在《楚辭》、《離騷》、《易》等古書當中均將蒺藜視為惡草,比如《易》中寫道:「據于蒺藜,言其兇傷。」
不過,蒺藜在古代的名聲雖不好,可是使用的卻很多,特別是在古代的江湖上,蒺藜還是十分有名的,原因在于,蒺藜的果實,也就是「蒺藜子」,是一種堅硬的木質結構,且果實外面還長有4、5個尖刺。于是,在古代的江湖上,蒺藜子常被作為暗器來傷人。
除了作為暗器,蒺藜還是兵家的有力武器,以蒺藜的的形狀制造的仿生武器「鐵蒺藜」正是冷兵器時代很有用的防御性武器。王維《老將行》:「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為蒺藜。」道出了「鐵蒺藜」的厲害。
人見人罵人見人怕的蒺藜
由于以上的一些原因,蒺藜也就成了人見人罵人見人怕的植物。這里可不僅僅是因為蒺藜的名聲,還因為蒺藜的果實。
蒺藜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植物,在全國各地哪里都有,尤其是農村野外,更是喜歡成片的生長,而它開的小黃花很好看,鋪的滿地都是,若是湊近細看,你就會被它那「子有三角」的果實刺中,疼痛不已,從此你會對此草留下很深的記憶,會討厭它,視為「惡草」。
我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都被蒺藜的果實扎過,所以,蒺藜也就成了人見人罵人見人怕的植物。
雖作惡多端,但價值卻極高
蒺藜是我國本土植物,但它的臭名聲也傳到了國外,記得前幾年看新聞的時候,說蒺藜在北美大陸上泛濫成災,成了一方「惡霸」,被當地人深惡痛絕。從這點來看,蒺藜算得上是一種「作惡多端」的植物了。
但大家知道嗎?蒺藜卻也是一種價值極高的植物,而它的價值所在,便是讓很多人都怕的果實。
蒺藜的果實,我在前面就說過了,叫做「蒺藜子」,它可是我國傳統中藥材之一,在我國古代的時候,還曾是著名宮廷的御藥之一。
在《神農本草經》中這樣描述蒺藜:「久服蒺藜能長肌肉明目輕身」。而在《本草綱目》中這樣記載蒺藜:「古方補腎治風,皆用刺蒺藜,后世補腎多用沙苑蒺藜,或以熬膏和藥,恐其功亦不甚相遠也」。
那麼蒺藜真有這些價值嗎?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蒺藜還真有,蒺藜子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叫做「皂苷」,這是一種天然的抗菌消炎的物質,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自然殺傷有害細胞的活性。可以說,蒺藜是一種很好的增強免疫功能的植物。
隨著科研學者對蒺藜的研究,蒺藜子也被應用到了很多行業,如美白產品、保健產品、中成藥材等等。大家說,這樣的蒺藜,價值是不是極高?
總而言之,蒺藜雖惡,可也極為有用,我們應該好好的利用它,讓它為老百姓做出貢獻。
各位朋友,你被蒺藜子扎過嗎?只知道蒺藜的這些價值嗎?歡迎留言交流哦!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