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會發現路上的車越來越多了,這也就對我們的駕駛技術做出了很大的考驗,保持好車距,變道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然而最大的問題就是停車難,由于在大城市買不起車位,好多司機朋友只能搶免費的車位,然而免費的車位很有限,但是捨不得買車位的人比比皆是,這就導致了下班之後回家晚了沒有位子停車。這裡拓海建議如果工作的地方不是很遠,可以選擇公車出行,每週少開兩天車。
現在的情況是車多位置少。在鄉下這種情況比較少,甚至可以隨便停。但在城市中心,停車就需要規范管理。許多車主由于沒有位置停車,將車停在了路邊,運氣不好的時候,還會給予懲罰。另外一些人停車時,完全不理會別人好不好停車,直接一輛車占兩個位置,這種人要遭到嚴厲地譴責。
要說停車位的規劃方面,不得不服日本,2平方能停200多輛車,看完只有羨慕的份。
這裡所說的雙層停車位,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見的立體車庫,可能大家覺得這並不奇怪,國內也有。但也只是少數,在日本這樣的雙層停車場到處都是,日本是個島國,再不節約資源就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使用了。據了解,島國在1959年就開始引入立體車庫,如今將其發揚光大了,確實空間上得到了利用。在國內這種車位很少有人停,怕出現安全隱患,還有就是車位的兩邊距離比較小,新手司機不好把握。
平時所看到的都是方正的立體車庫,由于庫邊比較窄小,所以給倒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只有老司機才能準確無誤地倒進去。對于新手而言,更是一百個不願意。交叉式的停車位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將原本的方案重新設計,讓每一位司機都能準確無誤地倒入庫。因為內部的車位呈現45度角,經常開車的朋友都知道,45度的車位比較好倒車入位,而且還能節約一部分空間。同樣長度下,斜的永遠比直的要短。
說到轉輪,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沒有玩過這個項目,也大概清楚它的運轉模式。簡單地表達:上去一個人,開始往上轉動,下一個位置就空出來了,等待下一個人。
也正是這種原理,島國便研究出這款轉輪停車位。當你需要停車時,找到一個空位,停完車以後,自動把車運送到上方,下一個空位置就讓出來了。想一想都是非常簡單,但要做好也有一定的難度。畢竟立體車庫屬于機械結構,強度與穩定性非常重要,要保證車輛完好無損。
隨著運轉機構的轉動,一輛輛車被往上運輸,由于上方的空間足夠大,所以2平方內可達200多輛車。島國的做法值得學習,在有限的空間內,運用智慧,將其發揮出無限的可能,合理利用空間。如果不這麼做,相信在日本這個國家,汽車停得到處都是,甚至會危及到正常生活。為了讓每個人都停好車,相關部門加強了立體車庫的建造與管理,從而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不過小編總覺得這種機械式車庫不夠安全。
果然日本人的腦子就是靈活,不得不說在停車這一方面方便了百姓,真心希望國內能快速的借鑒這種停車方式,不要再讓司機朋友為停車而發愁,也不用擔心車位很窄,駕駛技術不高的朋友需要來來回回十多分鐘才能進入車位,甚至車停進去了,車門打不開人卻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