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色變的當下,很多人都會感慨:過往日子雖苦,但大伙身體好,哪像如今,這個癌,那個癌!
在半個世紀以前,癌癥還是個陌生詞匯。也不過短短幾十年,癌癥的曝光率變高,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癌癥了。
盡管得癌與否與住的地方并沒有直接聯系,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久居一處后,人們仍會相互影響,像某些潛移默化的習慣,很可能就會給癌癥可乘之機。
今天,小九就帶大家看看你的家鄉,最該防哪種癌?
國家癌癥機構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聯合發布的《中華腫瘤雜志》中,公布我國最新惡性腫瘤的流行數據,該數據的采集截止至2019年8月31日,共涉及全國31省3.
8億人。并針對各省份主要癌癥流行情況,形象繪制出了「中國癌癥地圖」。
1、全國發病率最高:肺癌
從全國來看,31個省,除西藏、甘肅和青海地區外,肺癌均位居發病數量首位,其他高發惡性腫瘤依次為結直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前5位惡性腫瘤發病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57.27%。
圖源自:財經大健康
發病率來看肺癌仍位居我國癌癥發病首位,每年約83萬例,而這可能與吸煙率居高不下有關。
《柳葉刀-全球健康》的研究指出,中國20歲或以上成人中,有45.2%因癌癥死亡,和可改變因素有一定關系,比如吸煙,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等。
同時,肺癌有年輕化趨勢,年輕肺癌發病率在12.1%,遠高于美國的4%。
2、這幾種癌癥在這些省份高發,快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這次全國范圍內的癌癥流行報告,首次公布了不同省份人口患癌情況。從報告不難看出,不同類型癌癥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存在地區差異。
①鼻咽癌
高發地區:廣東、廣西、贛州、江西、海南
數據顯示全球80%的鼻咽癌都發生在中國,尤其是華南、兩廣地區更是高發,發病率甚至比絕大部分國家地區高出100倍,因而鼻咽癌也被稱為「廣東癌」。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院士曾益新表示,鼻咽癌除了與EB病毒感染相關,家族遺傳性也是一大原因,屬于家族聚集性癌癥。
②前列腺癌
高發地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
數據表明,前列腺癌尤其好發于富裕地區,特別是北上廣江浙等城市男性,應當多注意。
③甲狀腺癌
高發地區:天津、浙江、新疆
甲狀腺癌發病率位列我國癌癥第七位,且好發于女性人群。近十年來,城市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每年的增長幅度已超20%。
④食管癌
高發地區:山西、江蘇、安徽、河南、四川
有研究指出酸菜、咸菜等腌制食物中的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是誘發食道癌的一個原因。同時,滾湯、辛辣食物和烈酒等易損傷食管上皮,使上皮細胞變性發炎,影響細胞核酸代謝而增加致癌物敏感性,可促進食管癌發生。
癌癥高發,身邊越來越多的人確診癌癥,甚至有家族性的特點,因而有人得出結論:「癌癥與基因有關,根本躲不掉。」這是真的嗎?
癌癥的根源,的確是基因的問題,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癌癥是基因病,
但并不意味著癌癥躲不掉。
癌癥的發生有基因(遺傳因素)的原因,不過這方面占比小僅,僅為10%-20%。癌癥的發生更離不開環境因素,占比達到了80%-90%。
大多是環境誘導基因突變而導致癌癥發生,比如化學致癌、物理致癌等。
基因我們無法干預,但是占比較大的環境因素可以改變,因而絕大部分癌癥仍然可以通過改變環境因素,來實現預防效果。
所以說,「癌癥防不住,也躲不掉」這話,是不正確的,對于有癌癥遺傳因素的人來說,密切監測和定期體檢仍然是預防癌癥的關鍵和必要措施。
癌癥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并且在某種程度上,癌癥也是可以預防的。
1、著名腫瘤外科專家湯釗猷在一次采訪中指出:「最好的抗癌運動就是游泳。
」
除此之外,堅持游泳還能增強肺活量和抵抗力,合理鍛煉四肢,也能緩解便秘且有利于減肥。
2、著名臨床腫瘤專家孫燕強調:「不要人為誘發腫瘤。」
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每天規律鍛煉,不吸煙喝酒,保持健康生活節奏,不要給自己創造會得癌癥的不利因素。
3、著名腫瘤免疫學家巴德年:「從不吃保健品,想不得癌就少生氣。」
人的健康并不是靠吃藥得來的,而更應該保持心情愉悅,好心情對于提高免疫力是很有幫助的。
近些年癌癥的發病率都在攀升,并且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癌癥越來越「普遍」。癌癥是基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基因無法改變,但環境因素卻是「突破口」。
若想要預防癌癥,那麼就要降低不利的環境因素,比如不要吸煙喝酒,不要熬夜勞累,不要久坐不動等等,養成良好習慣,大部分的癌癥也是能夠避免的。
參考資料:[1]《中國省級癌癥地圖出爐:你的家鄉哪種癌癥高發?》.鳳凰網財經.2023-04-03[2]《全國癌癥地圖出爐,這種癌最高發!60%癌癥可預防,做好3點很關鍵!》.微醫.2023-04-13[3]《癌癥是基因里帶來的病,真能躲掉嗎?真相你沒有想到》.腫瘤專科醫生.2023-05-2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