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歲的劉老師是一位退休的高中教師,退休后的生活對他來說,簡單而又充實。每日最悠閑的時光,莫過于牽著心愛的小柯基犬在小區散步。小柯基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經常會圍著劉老師轉圈圈,逗得他十分欣喜。
可是,意外總是猝不及防。上周末,劉老師照常牽著小柯基在小區溜圈,小柯基被路邊的小貓所吸引,想沖上前與其嬉戲,但由于有牽引繩的牽絆,小柯基只能在劉老師身邊盤旋。混亂之間,劉老師被繩子絆倒在地,很長時間都沒辦法自行爬起。
所幸的是,有路人及時地將其送往醫院。經過醫生的仔細檢查, 診斷結果是劉老師的股骨頸骨折,短期內將難以下地行走,可能需要手術或關節置換治療。
這一幕讓劉老師的愛人心痛不已。她始終不能理解,為何簡單的一次絆倒,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后果?
老年人群摔跤特別容易發生骨折,這與多種原因相關,例如肌肉流失量的持續增加、骨質疏松等。
其中,老年人群更容易摔出骨折的根本原因是骨質疏松。
隨著年紀增長,營養吸收能力下降,加之行動能力衰退,外出活動的時間變短,接受日照時間較少,老年人群很容易有維生素D缺乏的情況。而維D本身能夠促鈣的吸收利用,一旦維生素D不足,可導致人骨骼中的鈣含量下降,骨密度變低,進而導致骨質疏松。
出現骨質疏松問題,老年人群的骨小梁結構會變細,骨骼的韌性及強度都會下降,這時一旦遭遇外力沖撞,就很容易引起骨折。
老年人摔倒后,其 軀干、上肢以及下肢是骨折發生的高風險區域。
脊柱,尤其是胸椎與腰椎部分。脊柱壓縮性骨折往往發生在胸椎和腰椎的交界部位,對于此類骨折,椎體前緣高度損失低于1/3時,疼痛可能較輕,臥床休養即可。但若 損失達到或超過1/3,或者疼痛劇烈,可能需要進行微創手術。
上肢骨折,尤其是上肢的 腕部與肩部。橈骨遠端骨折和肱骨近端骨折是兩個主要類型,對于前者,若關節面未受損害,通常可以通過手法復位及石膏固定治療。
下肢骨折,尤其是 髖部骨折。這對老年人而言是比較致命的,它能直接影響行走能力。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最常見的兩種,考慮到股骨頸部位的血液供應問題,手術通常采用股骨頭置換方法,而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內固定手術則相對簡單。
說到通過飲食維護骨骼健康,大多數人或會首選喝牛奶。然而,大自然中還隱藏著其他為我們的骨骼提供營養和保護的食材,例如以下3種:
1.豆制品。是大自然中的蛋白質、鈣和磷的倉庫,其中,大豆異黃酮不僅能促進骨細胞的活躍,還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從而降低骨質疏松的風險。
2.海產品。包括海帶、紫菜等都是鈣、磷、鎂的優質來源。其中,鎂元素能夠強化機體對鈣的吸收,進一步守護我們的骨骼。
3.堅果類。如核桃、腰果等富含對人體骨骼有益的鈣、磷和鎂。它們不僅滋味可口,還能在滋補身體的同時,為骨骼提供所需的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