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不少病人在確診癌癥后,都會深感絕望,認為自己「沒救了」,變得消極,甚至日夜恐慌。還有部分病人在接受治療期間,無法正確面對副反應,認為放化療治療會加速死亡,于是開始尋求各種偏門治療方案,最終陷入絕望的漩渦中……
罹患癌癥的確兇險,但更兇險的是患者對癌癥的錯誤認知及采用道聽途說的治療方案!今天,家醫君特別給大家總結了6個癌癥腫瘤常見誤區。
化療主要是應用化學藥物殺滅癌細胞,雖然 過程中會對部分正常細胞造成損傷,但其仍是臨床治療癌癥的一大有效手段。此外,目前癌癥治療通常都不僅采用一個治療手段,會多種手段協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坊間流傳,一種名為「饑餓療法」的治療手段,通過不進食保持饑餓把發生癌變的細胞餓死。殊不知,一些病人長期堅持「饑餓」,搞得身體重度營養不良,但癌癥始終不見好轉。
其實,癌癥病人因為接受了手術、放化療等,體質往往較平常人要差。此時再餓一餓,很 容易導致免疫系統崩潰,還沒餓死癌變細胞,可能身體就撐不住了,這也會讓體內癌細胞更肆無忌憚。
免疫療法是當前對抗癌癥的一項高新武器,對于某些癌癥疾病(如血癌等)有更好的治療效用,但 它是有適用范圍的,并非所有癌癥都能治。
首先,發物是民間的一種說辭,并未得到循證科學的認同,當前的所有權威醫學教材及文獻期刊都是找不到發物的名詞定義。其次,醫生專家的觀點是, 腫瘤患者需要更多的營養能量對抗病魔,因此不僅要保證進食,還要吃得營養又健康,像魚蝦、雞鴨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
大量的實驗研究已經論證, 高風險人群定期的檢查篩查,有效下降相應癌癥的死亡幾率。例如:高風險人群定期做腸鏡,能使結直腸癌的死亡風險下降;高風險人群定期開展CT篩查,能使肺癌的死亡風險降低等等。
對于癌癥病人而言,中西醫相結合的療法的確有一定的優勢,但有優勢也是因人而異的,不是所有癌癥病人都能采用中藥治療。
畢竟每個病人存在個體差異,具體病況也有差別,部分人群是真的不能適宜中藥治療。例如 肝腎功能較弱及胃腸消化功能較差的癌癥病人,他們應用中藥治療,可能會加重不適癥狀,甚至加速病程。
最后,關于腫瘤、癌癥,你還有哪些疑惑?或聽說過哪些謠言?歡迎留言區與大家分享交流!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