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最常忽視的部位,其實蘊含著人體內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手掌居然能透露血管狀況!血管堵不堵,只需觀察雙手!千萬別讓血管堵塞引發腦梗塞!
手的復雜性不僅僅體現在其生理結構上,更體現在其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微妙聯系中。
深入探索,你會發現你的手就像一個微觀世界,反映著你的健康狀況。
我們的每只手都有29塊骨頭,這些骨頭由123條韌帶聯系在一起,由35條強勁的肌肉來牽引,而控制這些肌肉的是48條神經。
整個手掌結構由30多條動脈以及數量眾多的小血管來滋養。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的雙手涵蓋了骨骼、肌肉、神經、筋脈等組織、結構,復雜而又精密,可以說,「 牽一手而動全身」。
所以說,我們的手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告健康的。
01腦梗
手麻可能預示著腦血管疾病。
腦部動脈堵塞時,會引起肢體運動障礙、肢體感覺障礙。
如果發現手指發麻、合不攏,半邊臉麻木、流口水,一側腳失去知覺無力或刺痛,都要警惕腦梗。
腦血管疾病引起的手麻的特點是一側麻木,伴有無力。
腦梗引起的肢體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一旦出現需要立刻去醫院進行檢查,確診之后就要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避免腦梗進一步發展。
預防腦梗,常做2個動作
01
空抓手 防腦溢血
左右手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缺少鍛煉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經常鍛煉左手,可以鍛煉右腦,減少病變發生。
02
按摩頸部 少中風
將雙手摩擦發熱后,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
這樣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減少膽固醇沉積,改善大腦供血,預防腦梗發生。
02頸椎病
手麻,首先聯想到的可能的疾病是頸椎病。
臨床上,有近七成手麻癥狀是由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頸椎曲度變直和肌肉的改變,壓迫到相關神經,出現肢體麻木。
此外,還可能伴有肩頸疼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癥狀。
頸椎病引起的手麻的特點是一側、不對稱的手麻。
如今,頸椎問題稱得上是現代人的一種常見問題。
老年人多由于頸椎的退行性病變導致的,而中青年朋友們多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工作中久坐不動等等。
預防頸椎病,一定要適時地動起來。
尤其是坐久了,可以適當起來走走,活動活動脖子來緩解肌肉緊張。
預防緩解頸椎病,可以常按這兩個穴位:
01風池穴
風池穴是治療頸椎病的一個重要穴位。
自己按摩可以緩解頸椎病,可以改善腦供血。用拇指合適,兩邊各一個。不要直接摁著,稍微有點揉按,一次5-10分鐘。揉得局部酸脹最好。
02天柱穴
天柱穴,沿著發際的水平線上,在大筋的邊緣,與風池穴有相似的功效,按摩手法近似。
另外,緩解頸椎疼痛還有其他穴位,如:夾脊穴、肩井穴。這些穴位都要兩邊同時做,左右平衡,這也是中醫的陰陽平衡。
03腕管綜合癥
腕管綜合征就是正中神經在腕部嵌壓造成的病變,通俗來講,就是有一條管手部的神經在手腕處被壓了。
腕管綜合征如果不及時治療,容易造成肌肉萎縮,會影響腕部活動能力甚至致殘。
腕管綜合征引起的手部癥狀有手部麻木、針刺感或疼痛,有時可有手部無力、酸脹、手活動笨拙等。
腕管綜合癥引起手麻的特點:
屈曲手腕部時(如做家務)麻木或疼痛加重;
手麻主要分布在拇指、食指、中指;
半夜常被手麻醒,稍活動后好轉;
手部無力,大魚際處肌肉萎縮。
適當地做一些腕部運動,預防腕管綜合征:
01握拳
將手腕彎下來。將手臂伸直放在身前,握拳。現在,將手腕略彎曲下垂,保持這個姿勢五秒鐘,你會感覺到深深的牽拉感。重復十次。
02推墻
把手伸出放在面前,彎曲手腕,面對手背,做把墻推離自己的動作。保持這個姿勢五秒鐘,放松手腕,重復至少十次。
03搖晃手腕
輕輕地搖動手腕,就像你洗完手之后把手甩干那樣。每次做10秒鐘。
這是休息時刻活動僵硬手腕的非常棒的活動。你也可以嘗試輕輕滾動手腕。
注意:手腕鍛煉以舒適為主,切忌過度造成勞損。
溫馨提示:
如果你是偶爾出現手麻、僵硬的情況,幾分鐘后就好了,這只是偶爾的血液循環不暢所致,不用太擔心。
如果你經常手麻或僵硬,則需要引起重視,建議及時去正規的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