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作為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食物,一直被認為是有益大腦的健康食物。而且,核桃中的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也很高,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但有人卻說核桃是肝病的「發物」,實際上真正對肝臟造成損傷的是發霉的核桃。
霉變的核桃吃起來會有一股苦味,還會產生一種致癌物,黃曲霉毒素。這種毒素對肝臟的毒性很大,可能會誘發肝纖維化、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疾病。
1. 發霉的食物
黃曲霉毒素是一種致癌物質,被歸類為1類。它通常存在于壞掉的玉米、花生、淀粉類食物、食用油以及有苦味的堅果中。
黃曲霉毒素的毒性極強,有很強的致癌性。如果在家中發現任何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別不舍得,趕快丟掉。
2. 酒精
人體在攝入酒精后,會生成乙醛,肝臟就需要不停的工作去將乙醛代謝出去,如果隔三岔五就喝個酩酊大醉,肝臟就需要不停的超負荷工作。
如果乙醛無法及時排出,滯留在肝臟內,長期以往會導致慢性酒精肝。嚴重情況下,還會引發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3. 油炸食物
現代社會中,油炸食品如薯條、雞排和排骨等十分流行。然而,這些食物的脂肪含量普遍較高。脂肪的運輸是由肝臟負責的,當食物中的脂肪進入肝臟后,它會被轉化成脂肪進行儲存。
但是,如果攝入過多的油膩食物,會導致脂肪代謝的紊亂,使得脂肪在肝臟中堆積,最終引發脂肪肝。
對于已經患有肝病的人來說,過度食用油炸食品更加危險。肝臟不僅是脂肪的運輸樞紐,同時也是消化器官,頻繁食用油炸食品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長期如此會導致消化系統紊亂、消化功能減弱,進而引發脂肪堆積,最終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