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奇聞趣事
動漫影音
體育競技
奇趣
酷車
熱點新聞
科技遊戲
軍事
娛樂明星
國際新聞
搞笑故事
影視新聞
創業職場
生活常識
生活小妙招
旅行風光
明星
養魚
情感百態
趣味測試
搞笑貼圖
装修
綜合推薦
太陽系是扁平的,向上或向下飛,不就可以快速飛出太陽系了嗎?
2023/03/10

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以及大多數小天體,基本上都是在一個被稱為「黃道面」的平面上圍繞著太陽運行,因此我們通常都會認為,太陽系是扁平的,這就很容易令人產生一種想法:既然如此,那在發射探測器的過程中,如果向上或向下飛,不就可以快速飛出太陽系了嗎?

這看上去似乎有點道理,但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就會發現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實際上,太陽系是指以太陽為中心,并被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而在其最外層的區域,其實運行著大量的冰質小天體,它們一起組成了一個被稱為「奧特星云」的球狀結構。

也就是說,從整體上來看,太陽系的形狀并不是扁平的,只有飛出「奧特星云」才能算是真正地飛出了太陽系,而由于「奧特星云」是一個球狀結構,因此無論是向哪個方向飛,探測器的飛行距離都是一樣的。

另一方面來講,「飛出太陽系」也可以定義為:探測器飛得足夠遠,以至于太陽的引力無法對其形成有效的約束。眾所周知,在距離相等的情況下,太陽的引力在各個方向上都是一樣的,這也就意味著,就算探測器向上或向下飛,也不可能因此而具備快速飛出太陽系的能力。

可能有人會認為,太陽系的「黃道面」中存在著大量的小天體(如小行星,彗星),它們數量多、速度快,如果探測器是相對于「黃道面」是水平飛行的,就可能會因為避讓這些小天體而「繞路」,而如果探測器向上或向下飛,就可以不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因此就可以快速飛出太陽系。

然而在過去的日子里,人類已經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盡管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相對于「黃道面」水平飛行的,但這些探測器都不會考慮避讓小天體。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太陽系實在是太空曠了。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小行星帶」,這是太陽系中小天體最密集的區域之一,目前「小行星帶」中已知的小天體數量大約有50萬個,考慮到還沒有被發現的小天體,我們不妨將這個數量翻個倍,也就是100萬個。這看上去似乎很多,但把它們放到「小行星帶」所占的空間之中,就顯得非常少了。

「小行星帶」是一個環狀結構,其內側邊緣與太陽的距離約為2.17天文單位,外側邊緣與太陽的距離約為3.64天文單位,簡單計算一下可知,即使不考慮「小行星帶」的厚度,這片區域中小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也高達77.7萬公里,這是什麼概念呢?

這樣說吧,在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空間中,其實可以將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的所有行星全部都放進去,而正如我們所知,地月平均距離為38萬公里,相對而言,「小行星帶」中小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大概是地月平均距離的兩倍,這還沒有算上「小行星帶」的厚度。

連太陽系中小天體最密集的區域都如此空曠,太陽系在整體上的空曠程度可想而知,以這樣的空曠程度,探測器撞上小天體的機率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在過去發射的眾多探測器中,從來沒有出現過撞上小天體這樣的情況。

當然了,小天體可以不去考慮,但大天體肯定是要考慮的,特別是像木星、土星這樣的巨行星,不過這些大天體并不會對探測器造成阻礙,與之相反,如果計算精確地話,探測器還可以利用它們的「引力彈弓」為自己加速,進而達到快速飛出太陽系的效果。

比如說目前飛得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1號」,就曾經連續利用了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彈弓」為自己加速,而它的「姊妹探測器」——「旅行者2號」,更是連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沒有錯過。

顯而易見的是,如果探測器向上或向下飛,那就無法利用大天體的「引力彈弓」,只能依靠自身的動力飛行,在這種情況下,探測器非但不能快速飛出太陽系,反而會飛得更慢,甚至還很可能會無法達到飛出太陽系所需的速度,畢竟我們人類目前的空間推進技術,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38萬積蓄給兒子,4個月后住院治病,一查余額3塊7,大爺痛悔不已
2023/05/09
結婚彩禮30萬,婆婆冷笑:你跟人同居3年,彩禮除以3,只給10萬
2023/05/09
拒絕帶孫,被兒媳猛扇嘴巴,婆婆淡定伸另一側臉,兒媳痛哭求原諒
2023/05/09
24歲妹妹剛畢業租房困難,好心讓她暫住我家,卻差點毀我4年婚姻
2023/05/09
兒子買新房我準備50萬,購房當天聽到兒媳打電話,我立刻收錢回家
2023/05/09
妻子參加同學聚會徹夜不歸,回家后脖子貼7個創可貼,丈夫:失婚
2023/05/09
驅車6小時見女兒,因不戴鞋套進門被訓斥,大爺寒心:我就不該來
2023/05/09
「退休金幫我還房貸,你打工賺生活費」聽兒子這安排,我賣房走人
2023/05/09
大媽出軌大爺默不作聲,事后迎來痛苦報復:白天做夫妻晚上做鄰居
2023/05/09
咳嗽半年不好,想去女兒家養病,女兒嚴詞拒絕:我也是寄人籬下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