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乾隆皇帝,想必人們都不陌生。作為清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為社會的發展貢獻極大力量,正因如此,在後世對乾隆進行評判的過程中,也大多有著較為積極的看法。
數百年間,關于乾隆皇帝的研究,始終從未停歇,關于乾隆皇帝的真實樣貌,人們也有著多種多樣的看法。
在一些人看來,乾隆皇帝應為電視影視劇中所描繪的那般威嚴莊重,但憑藉著一位傳教士的畫作,人們則終于見識到了乾隆皇帝真正的樣貌。那麼,這位傳教士究竟何許人也?真實的乾隆皇帝又是何樣貌呢?
這個畫出乾隆真實模樣的傳教士為郎世寧,他來自義大利米蘭地區。在十六歲那年,郎世寧便加入到耶穌會中,成為了一名傳教士。
除日常的傳教工作外,基于自身興趣愛好,他也專門學習了繪畫技巧,這也為其後來成為清朝宮廷畫師奠定基礎。
在成長的過程中,郎世寧始終對中國文化有著極大的興趣,正因如此,郎世寧也希望能夠來到中國生活,親身實地的感受中華文化。
在時機成熟後,郎世甯向耶穌會申請前往中國傳教,最終,在清康熙五十四年時,郎世寧正式抵達中國。
可令郎世寧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當時的中國社會中,受葡萄牙侵佔澳門的影響,清朝百姓對洋人產生抵觸情緒,這也使得郎世寧的傳教工作受到嚴重阻礙。平日裡,他也只能靠畫畫的一技之長,維持著生活的需要。
康熙五十九年時,郎世寧抵達北京,並得到康熙皇帝的接見,此後,他入朝參加正月筵席及元宵活動,並憑藉著自身出眾的畫藝,被康熙皇帝邀請到如意館內做宮廷畫師。
自此之後,郎世寧便被康熙皇帝一直留在宮中,成為一位專職宮廷畫師。憑藉著康熙皇帝的關照,郎世寧的生活條件亦變得越來越好。
在此後的日子裡,郎世寧開始努力學習中國畫技巧,在康熙皇帝在位期間,因其不喜愛油畫的創作風格,所以,郎世寧也將中國畫的技巧,融入到油畫中,以這種方式,迎合康熙皇帝。
到了乾隆年間,郎世甯已然成為宮廷畫家中最優秀的一位,正因如此,乾隆皇帝對郎世寧更是極為信任。
在乾隆在位期間,郎世寧主要的任務,便是為皇帝及後宮嬪妃畫像,之所以乾隆皇帝對人物畫像如此看重,也是因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並無照相技術,若想保存人物形象,便只能憑藉著畫師的幫助。
眾所周知,在古代社會中,很多宮廷畫師為皇帝畫像時,都會對其進行美化,可在郎士寧為乾隆畫像時,卻偏重寫實,而他曾經畫下的一幅《乾隆皇帝半身冬裝像》更是與許多乾隆皇帝的畫像,有著極大區別。
在這幅畫像中,乾隆皇帝的鷹鉤鼻與白皙皮膚與傳統的皇帝畫像,有著極大的差別。除此之外,這幅畫像中的乾隆。並不似其他畫像中一般威嚴,而是有著一股將領之風。
基于這幅畫作的幫助,在後世對乾隆皇帝進行了解的過程中,得以見識到他的真實長相,並對他有著更加透徹的了解與認識。
儘管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都將乾隆皇帝描述成一個高大威嚴之人,可通過郎世甯畫像,世人能夠感受到,其實,乾隆皇帝只不過是一個眉清目秀之人,並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般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