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天文科普的你可能知道,火星有兩個小衛星,分別叫做火衛一和火衛二。它們的形狀很不規則,像是兩塊土豆,而且很小,直徑只有幾十公里。
很多研究人員認為,它們是從太陽系的小行星帶被火星捕獲的小行星,因為它們的軌道很低,而且和火星的自轉方向相反。
過去兩年中,希望號探測器一直在圍繞火星運轉的橢圓軌道上研究火星。但它于1月略微改變了自己的軌道,開始觀察火星的衛星。火星衛星 Deimos 之前實際大部分未被探索過,只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維京號任務在1977年接近過。
而阿聯酋希望號探測器的對火星的小衛星火衛二及其背面均進行了深入的觀測。研究結果表明,火衛二不是一顆被捕獲的小行星,而是來自于行星。
探測器從距離火衛二表面只有100公里的地方飛過,用紅外光譜儀分析了它的成分。結果發現,火衛二的表面含有富含鐵的礦物質,比如橄欖石和輝石,這些礦物質通常是在行星內部形成的。
這意味著,火衛二可能不是一個被捕獲的小行星,而是一個有著行星起源的天體!
如此的話,火衛二更加可能的解釋是,很久以前,有一個大型的天體撞擊了火星,把一些碎片打出了火星的引力范圍。這些碎片在太空中聚集起來,形成了火衛一和火衛二。
這就像地球和月球的形成過程一樣。
所以,火衛二可能是火星的一個「弟弟」,而不是一個「外來客」!
阿聯酋希望號太空船于2020年7月發射升空,并于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開始其為期2年的科學觀測任務。在過去一年中,這艘阿拉伯世界的首個星際空間飛行器為我們展示了火星這個神秘紅色行星的新面貌,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發現。
1. 捕獲罕見的火星極光圖像。這有助于研究太陽風與火星大氣層之間的相互作用。
2. 跟蹤并研究了一次大規模的火星塵暴,它記錄下整個過程并 追蹤了長達17天。顯示這種暴風可以在火星表面迅速傳播。這些信息對未來在火星登陸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 利用紅外線光譜儀研究Deimos月球,發現其表面不是完全均勻的,可能具有細粒度的巖屑和粗糙度。Deimos的表面與Phobos相似,提示它可能具有玄武巖起源。這支持Deimos可能由火星大撞擊事件中彈出的碎片聚集而成的理論。 這一發現對理解太陽系小天體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4. 利用紅外線光譜儀研究火星大氣層, 確認大氣成分主要為95%的二氧化碳,其余為氮氣和氬氣。并發現大氣層頂部溫度約為120K到130K。
5. 研究火星磁場,發現火星具有不對稱的磁層,其來源可能是火星內核的對流電流。
6. 搜集大量高分辨率的火星圖像,開始繪制首張阿拉伯制作的火星高分辨率地形圖。這些地形圖的制作不僅有科學價值,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7. 研究火星和Deimos/Phobos之間的潮汐交互作用。 這將幫助理解它們的起源和演化。
短短一年來,這顆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希望」號探測器已經成為理解火星及其環境的重要窗口,開啟了人類探索太陽系新篇章,也寫下了阿拉伯航天開創史的輝煌頁碼。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