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被老趙這麼一說,也感到有些驚愕,他摸了摸自己的耳朵,有些茫然地說道:「這我倒沒注意,你這表情,怪嚇人的!」
老趙聽了老劉的話,表情變得更加嚴肅了,「我可是為你擔心啊!這可能是心臟病的表現啊。」他看著老劉,心里不禁想起了一些鄰居們的故事。
「別瞎說,耳朵和心臟離得那麼遠,哪能聯系到一起?說得這麼玄乎,肯定是在瞎說。」老劉雖然感到一絲絲心慌,但仍然固執己見,不以為意。
老趙卻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你可別不當回事!隔壁的鄰居老張,就是因為突發心臟疾病去世,他的耳朵上就有很深的折痕。」他的話語讓老劉的眉頭不禁一緊,內心也開始感到一絲心慌。
雖然老劉內心依舊疑惑,真的有這麼玄乎的事情嗎?但他也開始考慮找個時間去醫院檢查一下了,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耳垂折痕與冠心病」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有很多研究和爭議,在醫學上,有一種概念叫做「Frank征」,即耳垂折痕現象。
這一現象最初是在1973年由Sanders T. Frank醫生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中提出的,他的研究發現,在調查的20個耳垂折痕的人當中,有19個人存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危險因素。
耳垂折痕的出現往往是由于耳垂組織的血流障礙,加速了彈力纖維的斷裂,從而導致了耳垂出現較深的折痕,這一現象後來就被稱為「Frank征」。
后續的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例如一些研究發現,至少有40%-50%的心臟疾病患者存在「Frank征」現象,這些研究結果似乎證明了耳垂折痕與冠心病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聯系。
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逐漸失去彈性,這是由于膠原蛋白的流失和皮膚纖維的弱化所導致的,這使得皮膚在耳垂部位更容易形成折痕。
遺傳
遺傳因素可能在耳垂折痕的發展中發揮作用,有些人可能天生就容易在耳垂部位形成折痕,這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
體重變化
體重的增加或減少可能導致耳垂部位的皮膚松弛或收縮,從而產生折痕,特別是在快速減肥或體重波動較大的人中,這種變化可能更加明顯。
不良姿勢
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如低頭看手機或電腦,可能導致頸部和耳垂部位的皮膚受到額外的壓力,這種壓力可能導致皮膚在耳垂部位形成折痕。
耳朵折痕與心臟疾病之間的聯系一直是醫學研究的熱點,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許多研究機構和學者紛紛展開研究,探討這種聯系是否存在。
截止到目前,關于耳朵折痕和心臟疾病之間的聯系,在1974~2013年間大約有37項研究發表,然而,這些研究的結論并不統一,部分研究認為二者相關性很強,部分研究則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2014年,哥本哈根心臟研究公布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成果,這項研究共隨訪了10885名年齡在20~93歲的成年人。在參與研究時,這些成年人均沒有罹患心臟疾病。
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為期35年的隨訪,在隨訪過程中,共有3401名受試者罹患冠心病,1708名受試者發生了心梗。
通過分析統計結果后發現,耳垂上存在褶皺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常人增加了1.09倍,在耳垂有褶皺的人群中,共有60.4%的人罹患冠心病。
這些研究結果似乎表明,耳垂折痕與心臟病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但是,我們是否可以簡單地認為,只要耳朵上有折痕,就意味著患上了心臟病呢?
對此,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曾偉杰表示,我們不能盲目的將耳垂褶皺和心血管疾病畫上等號,這絕對不是唯一的判斷指標,建議以此作為一個警示信號,及時去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事實上,引起耳垂褶皺出現的原因除了可能是心臟疾病的一個信號外,還可能是人體自然衰老導致的皮膚下垂、睡眠姿勢不對導致耳朵發生折疊以及身體發生炎癥等因素。
并不是所有的耳垂褶皺都是心臟疾病的信號,所以應該理性看待這一現象,不要過于恐慌。
膽固醇
膽固醇過高就會在動脈壁中聚集,形成「垃圾堆積」,逐漸堵塞動脈,導致血流不暢,為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埋下隱患。
家族心臟病遺傳史
心血管疾病都具有遺傳性,包括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等,有家族心臟病遺傳史的人就像是「遺傳定時炸彈」,患病風險遠高于常人。
不良生活習慣
飲食中富含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高鹽飲食、過量飲酒和吸煙都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風險,這些習慣就像「毒藥」,不斷侵蝕著心臟的健康,增加心臟疾病的患病風險。
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就像「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血壓升高會不斷磨損心臟血管,使其變得脆弱易碎,增加患冠心病等其他疾病的風險。
年齡和性別
絕經后的女性和45歲以后的男性,對于冠心病的患病風險會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逐漸衰老,加上性別的差異,使得冠心病的風險增加。
肥胖
肥胖不單純是一種體態問題,更是一種健康問題,肥胖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都直接相關。
就好比一輛「超載」的車,不僅對駕駛員造成壓力,對車輛本身也會造成傷害,許多研究數據證明,肥胖人群患心臟疾病的比例更高。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會出現糖的聚集,這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臟病的幾率遠高于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容易受到損傷,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胸悶、胸痛:心臟疾病可能導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出現胸悶、胸痛等癥狀。 心悸、心慌:心臟疾病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出現心悸、心慌等癥狀。 呼吸困難:心臟疾病可能導致心力衰竭,使患者呼吸困難。 頭暈、眩暈:心臟疾病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眩暈等癥狀。 手腳冰涼:心臟疾病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出現手腳冰涼等癥狀。 疲勞、乏力:心臟疾病可能導致心肌損傷,使患者感到疲勞、乏力。 睡眠質量差:心臟疾病可能導致失眠、多夢等睡眠問題,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
健康飲食
選擇低鹽、低脂、低糖的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全麥面包、瘦肉、魚類、豆類等富含健康脂肪、蛋白質和纖維的食物。
合理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降低血壓、控制體重、增強心肺功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騎車、游泳等。
控制體重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通過健康飲食和適當的運動,可以控制體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戒煙限酒
吸煙和過度飲酒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戒煙和限制酒精攝入可以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建議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酒,女性每天不超過一杯酒。
控制血壓和血脂
高血壓和高膽固醇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通過健康飲食、合理運動和藥物控制,可以降低血壓和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劉興鵬醫生為大眾提供了一種簡單易行的心臟健康自測方法,這個方法僅需90秒的原地開合跳,就能讓你了解自己的心臟狀況。
要進行這個測試,首先你需要找一個寬敞的地方,保持腳尖與膝蓋微屈,收緊核心,最好穿著防震運動鞋。
然后,開始進行開合跳,持續90秒,跳完后,立即測量自己的心率,并做好記錄。
接著,休息一分鐘后,再次測量一次,將兩次測量的心率進行對比,如果心率下降的越多,說明你的心臟功能越好。
如果兩次的心率差小于18,劉醫生提醒大家要警惕心臟健康問題,然而,這個動作并不適合所有群體,對于那些本身有嚴重心臟問題的人群,以及在測試過程中感到憋氣、胸痛等不適癥狀的人,應立即停止測試并去醫院進行檢查。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