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打電話說又胃痛了,我再給他熬點粥喝喝」
小張今年26了,工作以后三餐也不規律,今年更是得了消化性潰瘍,時不時還要被拉上去應酬,幾杯酒下肚,胃就更難受了。
為了給兒子養胃,張媽已經連續一周給他熬粥喝了,小張也怕胃壞了,每次都是老老實實喝完。但這次剛喝完不久,就感覺到反酸燒心,剛咽下去的又全都吐出來了。
去到醫院一番檢查后,醫生告訴小張,這都是喝粥導致的,消化性潰瘍喝粥不但不養胃,還會傷胃。小張聽到這很不解,老一輩都說「喝粥養胃」,怎麼到了自己這就變了呢?
胃不舒服吃什麼?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喝粥。粥通常下都煮的稀爛,這樣一看好像確實更易消化,也不會增加胃的負擔,是「養胃」
但情況恰恰相反,上海市同仁醫院營養科主任張靜表示,一些罹患胃腸道疾病的人,喝粥后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繼而容易引起反酸癥狀出現,反而對健康不利。建議這兩種人日常最好不要喝粥:
1.腸胃不太好的人群
本身有反酸、燒心癥狀,或罹患胃潰瘍、胃下垂、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喝粥很容易加重自身的不適癥狀。粥本身就屬于半流質食物,很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
2.代謝方面有問題的人群
如罹患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患者,喝粥會導致餐后血糖大幅度上升,對血糖控制極為不利。
對于本身胃腸道消化功能較差的小孩、老人、術后恢復期的人群,或胃動力不足、胃酸分泌較少的人群,適當喝粥可給健康帶來一定的好處。因為粥屬于半流質的食物,不需要大量咀嚼就能被身體消化吸收、補充能量,對于上述的特殊人群而言,可減輕胃腸道負擔,起到養胃的作用。
但也不建議長期喝粥,長期喝粥的人咀嚼動作會明顯減少,唾液的分泌量也會下降,這樣一來很容易影響到正常的消化功能。且半流質食物進入胃部后,胃部的排空速度會加快,這也是為什麼喝粥很容易餓的原因。而我們的胃部功能是存在用進廢退原則的,喝粥時間長了之后,胃部的消化功能會越來越差,對胃部健康不利。
在不少人的認知中,水果屬于生冷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季吃水果很容易傷胃,然而這個說法真的可信嗎?
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有一些人胃腸道比較敏感,在進食涼的東西后會有腹瀉腹痛等癥狀,但這類人吃所有涼的東西都會有一樣的結果,不能把「黑鍋」完全扣給水果。
除了這個原因外,一吃水果就會拉肚子,還可能是三個原因所致。
一是本身屬于過敏體質,且對水果過敏,在吃完水果后容易拉肚子;二是身體存在果糖不耐受的問題,在進食了水果內的果糖后,因為難以消化會引起腸道滲透壓異常,最終會導致腹瀉;三是進食了不干凈的水果,水果上殘留的細菌、寄生蟲、糞肥等,對胃腸道帶來了不良刺激,引起了腹瀉癥狀出現。
如果你本身不屬于這三種情況的話,則在冬季也可以放心吃水果,無需過多擔心。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胃病患者4類水果能不吃就不吃,以免加重病情。
1.柿子
湖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三病區副主任陳鋼指出,柿子是個鞣酸含量豐富的食物,在空腹狀態下攝入大量的柿子,鞣酸與胃酸結合后很容易生成不溶于水、無法被消化的塊狀物,也就是胃結石。這些結石長時間停留在胃部內,會導致胃部受到不良刺激,容易引起胃部炎癥、潰瘍、糜爛等發生。
2.山楂
山楂內有豐富的鞣酸、果酸、單寧成分,其中鞣酸會與蛋白質結合生成鞣酸蛋白,之后會與胃腸道內的食物殘渣結合生成結石。另外,攝入大量山楂容易讓身體果酸攝入過量,也會給胃部帶來不良刺激,引起胃炎、反酸等發生。
3.獼猴桃
獼猴桃內的果膠和維生素含量豐富,攝入過量容易導致胃部負擔加重,進而讓胃酸分泌增加,引起反酸、燒心癥狀出現。
4.鮮棗
鮮棗的水分含量不高,且棗皮較為堅硬鋒利,大量食用會給胃部帶來刺激、損傷,尤其是本身有胃炎、胃潰瘍的人群,會加重身體的不適感。
想要保護胃部健康,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非常重要,這5件事值得所有人學習。
1.一天三餐定時定量
我們的胃部是有節律性的器官,所以一日三餐要保持定時定量食用,幫助胃部養成良好的習慣。兩餐之間有饑餓感的話,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水果充饑。
2.主食配菜合理搭配
食物的搭配上,建議以米面谷物為主食,肉菜水果為輔。對于本身有胃病的患者,可以選擇精細米面為主食,盡量少吃粗糧,以免加重自身的不適癥狀。
3.飲食松軟清淡為宜
不建議攝入生冷刺激的食物,否則會給胃粘膜帶來不良的刺激,飲食上要更多以松軟、易消化的為主。
4.順應季節調養脾胃
生活中,食物的選擇建議要順應季節,什麼季節就吃什麼樣的食物,盡量少吃反季節的食物。
5.結合體質個性食療
不同胃病患者的體質也不同,如脾氣虛、脾胃虛寒、胃陰不足等,要根據個體差異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療法。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