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如此之大,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時,為什麼總是以地球為標準?
2023/05/07

在科學的不斷發展下,人類逐漸認識到宇宙的浩瀚和廣闊,根據目前天學家的觀測認知,我們的宇宙大到不可思議。僅可觀測宇宙直徑長達930億光年,其中星系的數量最少在2萬億個左右,每個星系的恒星又擁有上千億顆恒星,而每個恒星中又擁有最少一顆行星。

那麼在如此廣闊的宇宙中擁有數不盡的星球,有沒有可能還存在著其他地外生命呢?如果有他們到底在哪?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答案,自上世紀開始天文學家便努力的在宇宙中尋找地外生命的痕跡,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尋找和探索,依然沒有發現任何關于地外生命的跡象,由此很多人也產生了一個疑問,那就是我們現在的尋找方式是不是出錯了呢?

因為按照目前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的條件,是以地球生命作為標準,首先必須是一顆類地行星,第二必須處于恒星的宜居帶中,第三還需要液態水。

的確,按照這樣的方式尋找可能過于狹隘,因為在廣袤的宇宙中生命或許是多種多樣的,甚至有的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從理論來說地外生命并不一定是和地球生命一樣,也可能是以其他生命形式存在。

其實曾經就有科學家提出,在宇宙中可能還有硅基生命、硼基生命,甚至是等離子體等多種形式生命存在,他們或許無需生活在宜居的星球,可以耐受在極高的溫度宜居極低溫的環境中。

不過以上也只是理論而已,畢竟這些生命形式已經超出了人類的認知范圍。而目前‬科學家‬之所以‬按照地球生命‬作為‬標準‬‬來‬尋找‬地球生命‬,其最大‬原因‬就是‬目前‬人類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我們地球。

‬因此科學家們不可能在一顆炙熱的星球或者‬極度‬寒冷‬的星球‬中‬尋找‬,這樣‬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將‬會‬更多‬。

而我們的地球本身就是一個特例‬‬。。所以我們以‬地球生命‬為‬標準‬尋找‬到地外生命的‬的‬機率‬也會大大提高‬。

如果說如果當一顆系外行星中具備了液態水,大氣層,并且溫度適宜,那麼這顆星球就有可能和地球經歷同樣的演化歷程,從而‬誕生‬出‬生命。

因為‬地球‬的‬最初‬生命‬就‬是‬從‬海洋‬熱泉口中‬形成‬的,然后再經過一步步的演化,從簡單的單細胞生命到復雜的多細胞再到真核,最終才有了如今地球繁榮的景象!

所以我們‬只要‬將‬目光‬放到了‬和‬地球‬類似的系‬外‬行星身上‬,那麼‬就有‬最大‬可能‬‬尋找到‬外星‬生命。

而‬這‬也是‬科學家‬為何‬以‬地球‬為‬標準‬的‬原因‬

狂造25分慘案!雙探花轟50+17,懷特16中9,米切爾33+6+5獨木難支
2024/05/08
50分19籃板8助攻!米切爾獨木難支,22歲探花秀崛起,懷特太強了
2024/05/08
完敗!米切爾33+6+5,塔圖姆19中7,馬刺舊將立功,騎士認清現實
2024/05/08
25分大勝!綠軍1-0騎士!塔圖姆拉胯,米切爾空砍33+6+5
2024/05/08
騎士提前3分42秒放棄比賽:米切爾33分被迫打卡神情沮喪 綠凱1-0
2024/05/08
完勝!塔圖姆18+11,米切爾25中12,感謝馬刺,東部要大結局了
2024/05/08
25分大勝!聯盟第一勢如破竹,米切爾空砍33+6+5,雙探花合砍50分
2024/05/08
7記三分,25分大勝!塔圖姆拉胯之夜,馬刺舊將拯救綠軍
2024/05/08
官宣!穆雷被罰10萬不禁賽,戈貝爾當選DPOY,尼克斯中鋒賽季報銷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