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姐今年42,晚上和姐妹聊天,不由說起了身體的變化。這半年來月經越來越短,從原本的一星期到現在的兩三天,是不是要絕經了啊?
聽說越早絕經對身體越不好,張大姐心里愁得很,萬一今年絕經了,是不是意味著身體有問題呀?有什麼辦法可以延緩推遲呢?
絕經,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的標志。在我們平常看來,絕經后就是女性衰老的分水嶺,其實這有一定的道理,絕經后女性患骨質疏松癥、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都會增加。
在生活中,女性需要學會關注身體健康,有四大預兆,說明身體快要絕經了。
1.月經周期紊亂且月經量減少
在絕經前,月經會有所改變。如果月經周期有濾泡期縮短的表現,時間低于兩天而且經血量減少,又或者相反,出現周期延長,月經血持續不停,都是絕經期預兆。
2.精神狀態異常
月經期也和我們常說的更年期有關,這期間女性容易脾氣暴躁,因小事發火事后卻內疚自責。嚴重者甚至會發展成抑郁癥。
3.身體潮熱出汗
潮熱出血是最常見的表現之一,與卵巢功能衰退有關。這時候女性頭部胸部易發熱出汗,還會伴有頭暈目眩、身體乏力的癥狀。
4.骨質疏松
在35歲時,女性骨量會達到巔峰,但之后會逐漸開始走下坡路。特別是絕經前[雌☆激☆素]減少,會破壞骨細胞活性,產生骨質疏松現象。
絕經多少歲是正常的呢?臨床上認為40歲后絕經都屬于正常。但40-44歲這期間絕經屬于早絕經,55歲后屬于晚絕經。所以太早或太晚都不好,真正的「最佳年齡」是在45-55歲之間。
過早絕經容易加快容貌衰退,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增加。有研究對韓國國民健康保險系統(NHI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涵蓋140萬名35歲以上的女性。在調查中發現過早(<40歲)和提前(<45歲)絕經,心衰和房顫的風險也會升高,年齡越低風險越高。可見,絕經過早對大腦和心臟都是嚴重威脅。
過晚絕經,也稱為晚發絕經,對健康也有影響。需要注意乳腺和子宮內膜的健康風險,因為這些部位對于[雌☆激☆素]更敏感,長期受到[雌☆激☆素]作用,癌癥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所以45歲和54歲都處于正常絕經,沒有誰更健康,誰老的快的問題。在正常的年齡段絕經,是最健康自然的,越接近49.5歲越理想。
1.日常生活和勞動衛生防護
不良環境因素是女性卵巢功能下降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在生活中,可以加強自身的防護,減少解除危險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有害因素。
2.熱量限制與平衡膳食
日常飲食,需要限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也要做到平衡飲食。過少碳水化合物攝入會導致絕經前提,過多碳水化合物則會帶來肥胖,導致排卵減少等狀況。
3.適度飲酒和咖啡
大量飲酒容易造成[雌☆激☆素]波動,易引發卵巢萎縮。過量飲用咖啡則會增加[雌☆激☆素]分泌,影響卵泡發育,導致月經紊亂。
4.保證充足的睡眠
女性在月經周期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眠異常,包括不規律、熬夜等,都容易造成卵巢儲備功能減退。
5.堅持適度鍛煉
堅持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保護卵巢功能,延緩卵巢衰老,延遲絕經年齡并延長女性的生育年限。
絕經是人生的全新階段,只要做好了準備,就能輕松度過。但過早和過晚絕經對身體都會有不好的影響,如果真的發生,需要提高警惕。
參考資料:[1]《5大因素讓女人卵巢早衰!在這個年齡段絕經長壽幾率大》.生命時報.2020-12-23[2]《注意:身體出現這些征兆,說明你即將絕經了!不能大意!》.華醫網.2019-10-23[3]《「更年期」早或晚于這個年齡,多種疾病風險扎堆了》.生命時報.2022-08-1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